第七十九章 文件夹
饪,可能并没有说谎;

  4-1,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开始学习烹饪?

  ……

  5,厨房养了三只肉兔;

  5-1,他为什么不直接买处理好的兔肉,而要在家里养活的兔子?

  ……

  6,……

  写完文档后,夏离冰对着自己列出来的问题看了一会,然后打开另一个全是图片的文件夹,点开了里面的图片。

  一张张图片浏览过去,可以看到这些都是微博或微信朋友圈的详细内容截图。

  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向坤所发的,或者其他人发的和向坤相关的内容。

  向坤微博的昵称是“乾坤大帝”,没有所在地、年龄、毕业院校等信息,只有个“1+1=10”的签名。

  夏离冰还是通过常彬的微博,从2012年发的一张舍友一起穿学士服的合照,发现了@的这个“乾坤大帝”,从而找到了向坤的微博。

  而向坤的微博最后一条更新是2012年,同样是那个舍友穿学士服的合照,之后便没有任何动态,连点赞、转发之类都没有。

  在2012年之前发的内容,要么是对新技术,比如vr、ar,或是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之类的讨论和预测。

  要么是各种it男喜欢的笑话,比如“keyboard not found,please press f1 to continue…”,比如“一个程序猿在肉店买了1公斤肉,回家一称,他不高兴的跑回肉店对老板说:少了24克…”,比如“怎么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变得富有?答:继承。”

  要么是和根本不认识的网友争论各种领域的问题,比如“我左手java右手c++,我为什么还要学python?”,比如“实况比fifa好玩100倍”之类。

  毫无疑问,这些内容基本代表着大学时期的向坤。

  夏离冰认为,那时的他和现在一样自信,但更多的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和现在她所分析解读出来的向坤的性格,已经有非常大的差异。

  那些微信朋友圈的截图,大部分来自向坤,一小部分来自常彬。

  向坤发的朋友圈不多,大都是转发的一些前瞻技术的文章,相关的业内新闻,或者公司集体活动如年会、团建之类拍的照片等等,私下的内容完全没有,又或者只对部分人可见。

  从朋友圈的情况来看,2014、2015的时候,向坤在转发业内文章时,还经常会带几句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