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你我皆凡人
��要夺刃自刭,却一直没找到机会。

  晚上宿营时,老吴想要一头撞死在崖壁上,可在最后一刻却出于本能,收了力道。虽头破血流,却仍留有性命,被一个胡医骂骂咧咧地抹了一头草药,奇迹般地痊愈了。

  他绝望地发现,当事到临头时,求生的欲望是那么强烈,自己根本没有自杀的勇气,于是只能默默抱着节杖,希望自己纵然不死,也能像张骞、苏武那样,持节不失。

  不畏死亡是短暂的冲动,而贪生才是生命常态。

  一切都因为心里还存着侥幸:“或许以后有机会像博望侯、苏子卿那般,重返大汉。”

  可事情没有他想象的简单。

  当吴宗年被押到位于巴里坤大草原的右贤王庭后,匈奴单于的亲弟弟,右贤王屠耆堂倒是对这位汉使挺有兴趣,问他降不降?

  吴宗年当时义正辞严:“孔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我不降!”

  “你不怕死?”

  当然怕,但吴宗年还是坚持道:“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然后吴宗年便骂起匈奴人来,他没有自尽的勇气,若是匈奴人能一刀杀了自己,倒也是好事。

  可右贤王听了王庭中早年来降的汉人转译后,倒也不怒,反而哈哈大笑:“好,那你就做一个饿死的士吧。”

  于是吴宗年被关进了一个空荡荡的大地窖里,没有饭吃,也没有水喝。

  吴宗年想起,在朝中时,光禄大夫常惠对他们讲过苏武在匈奴的经历,同样被置身大窖,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这才活了下来。

  可周围除了土还是土,外头是艳阳天,哪来的雪。

  右贤王显然不希望吴宗年渴死饿死,两天后,给他送来了吃的喝的。

  “只要降于右贤王,你便能出去。”

  吴宗年依然很硬气:“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他靠尿撑了几天,到最后啥都撒不出来,而饥饿感更是搜肠刮肚。在不知日月的大窖中,吴宗年饿到两眼发黑,渴到晕厥,最后甚至绿着眼睛,看向节杖末端,楼兰王干涸的血迹尤在。

  他已经到了忍不住伸出干巴巴的舌头,去舔舐那些血迹,将节杖上的牦牛尾往嘴里塞的程度了。

  胃饿得发疼,流血,最后失去了知觉,他的心已经回到了长安,身体却佝偻地蜷缩在这戎狄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