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
�此,姜略才要向朝廷求援,希望朝廷派兵,水陆二军同时进发,围住平壤城。

  平壤乃是高句丽的首都,居住着高句丽绝大部分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一旦被攻陷,便是破国之祸。只要大夏做出牵制辽东,实则大军开拔高句丽的样子,定能麻痹对方。如此一来,高句丽朝廷定会忍不住,要求李载梁立刻回援。

  只要辽东的兵力能够撤走大半,对夏军来说,攻城的压力便会少极多。

  此举虽是“做戏”,可要做得大家都相信,或者说,让大部分的敌人心慌,水师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这些水师都是朝廷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精锐,姜略就是让那些围攻平壤的陆军全死光了,也不能让水军的伤亡太过惨重。

  话又说回来,若是能攻下辽东,这些人纵然全死了,对朝廷来说,也是值得的。朝廷定然也早早就做了准备,否则为何拨给了他们两路水师不算,辽东附近还停了三支水师呢?江都公主……遇上战事,也是个将人命当数字的人啊!

  这样也好,慈不掌兵,对如今的东北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上攻克辽东更加重要!

  “都护!”姜魁仗着自己是姜略的侄子,第一个冲出来,“末将愿为先锋,为都护攻克辽东城!”

  姜略不动声色:“你的意思是,不管四座山城?”

  “山城之危,主要在切断后路,制造混乱上!”姜魁正色道,“末将相信同袍,一定能稳住后方局势,免我先锋军的后顾之忧!”

  听他这么说,大家不约而同地瞄了萧誉一眼。

  姜魁说得也不无道理,夏军顾忌山城,无非是怕浩浩荡荡大军开拔到辽河边,要渡河,或者已经渡河,这边还在源源不断制造木筏的时候,那边忽然有一堆骁勇善战的人冲出来。如此一来,夏军猝不及防,必定生乱,所谓的攻打辽东也就不了了之。但若有人坐镇后方,或许……能稳住局面?

  这个坐镇后方的人,在军中必须人缘好,谁都给他几分面子;后台也比较硬,哪怕你不愿意给他面子,也要给他背后的人面子;官位还不能低,否则压不住那些大头兵。最好还要有能力,可以镇住场面,力挽狂澜。有急智,能够随机应变,化解危局。最重要的是,还不能对大军有异心。

  所谓异心,主要是指派系问题。毕竟远征辽东一事,乃是江都公主一手推动的。不管是鲁王还是苍梧郡公,还有其余对皇位心怀觊觎的人,都不希望此事能够顺顺当当,令江都公主的声望更上一层楼。相反,若是攻打辽东失败,士兵钱粮折损无数,却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江都公主也就无颜主政。

  对将领来说,士兵的伤亡不过是个数字,只要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