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移情别恋的未婚夫(二)
��追随凌氏皇族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天下稳定后,太祖皇帝论功行赏封了悦安侯,传到原主父亲这一代正好是第六代。

  原主的父亲韩昌十九岁时娶了出身江南世族的江氏,二十岁有了原主,取名韩沙华,因是嫡长女,原主在韩家十分受宠,只可惜江氏在生产原主时伤了身体,之后一直未能有孕,两年后,便做主断了韩昌屋内侍妾、通房的避子汤,韩昌的子嗣渐渐多了起来。

  江氏身体不好,悦安侯府的掌家大权一直握在韩昌的母亲韩老夫人手中,说是老夫人,到原主十三岁时,她也不过才四十多岁,这位老夫人精明厉害,处事却极为公正大度,府中没有不服的,如果硬要说什么缺点,就是这位老夫人十分注重嫡庶之分,她年轻时深受妾侍庶子女之害,一等老侯爷过世,就用铁腕手段将一干妾侍全部送到家庙替过世的老侯爷祈福,庶女们全部打包远远嫁了,庶子们则全部赶出了家门。

  这在当时轰动一时,连皇后都惊动了,将老夫人宣进宫委婉劝说,老夫人也不知道跟皇后说了什么,皇后非但没有怪罪她,反倒亲自赐了老夫人一块宫中行走的令牌,嘱咐她时时进宫陪自己说话。

  悦安侯府传了五六代,已渐渐没落,特别是韩昌的父亲沉迷女色、诗词,不通庶务,不是韩老夫人力挽狂澜,悦安侯府就此破败也不是不可能。

  韩老夫人聪明有手腕,搭上了皇后娘娘,用尽心思维持住了这条至高无上的人脉,几年后皇后娘娘变成了太后娘娘,这条人脉就更加稳固了,加上韩昌虽算不上多有本事,但胜在踏实肯干,又听韩老夫人的话,悦安侯府倒是渐渐的兴盛起来了。

  悦安侯府兴盛起来了,最直接的得益者就是原主,韩老夫人果断又利落的把握住时机给她订下了一门绝好的亲事,订的正是如日中天的户部尚书邹府家的嫡长子,邹尚书在新帝即位时从龙有功,那位邹大公子邹遂良更是传说与新帝有过命的交情。

  有没有过命的交情,韩老夫人并没有看在眼里,真也好,假也好,和皇帝有什么交情那都是空,她看中的是邹遂良的能耐,订亲时,邹遂良才十一岁,比原主大三岁,十一岁的小娃娃已经十分沉稳冷静,遇事不慌,头脑又聪明,还有那样一个爹,想没有出息都不容易。

  邹家崛起太快,缺的是底蕴,最想要的是和韩家这样的老牌世家贵族联姻,原主的母亲江氏更是出身江南诗书望族,这样一门亲事可以说是双赢,邹家没有道理不答应。

  果然,两家一拍即合,迅速将亲事订了下来,只等原主及笄过后嫁过去。

  因为韩老夫人厌恶妾侍、庶子庶女,韩昌屋里只有一个妾,两个通房,那个妾叫柳烟,父亲原是个教书先生,因父母早死,无有依仗,一个偶然的机会被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