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sp; 宫人送来汤药,困于逼迫,当面喝下,转头便挖着喉咙,一股脑都吐了出来。

  饶是如此,五日后,依旧变得声音沙哑,形容枯槁,彷如即将枯萎的鲜花。

  以为其必死,宫人放松警惕,未再送药。

  不料想,刘良女竟身藏剪刀,杀死杨乐工,换上一身男衫,当夜潜逃。

  临行之前,放火烧屋,躲藏暗处。趁一片混乱时,寻到后门,故技重施,以利剪杀死守门的婆子,自掘开的土道逃出。

  大火熄灭,乐工的尸体已成焦黑。

  房内家具摆设,衣物乐器,俱被付之一炬。婚书契纸自不可寻。

  刘良女不见踪影,找遍四周,也未能寻到踪迹。

  宫人自知办错差事,跪在王妃脚边请罪。

  王妃未见生怒,反令其起身。其后,唤人取来两张身契,至太原府衙,划去杨乐工和刘良女的户籍。

  “人死了,户籍留着无用,自当销去。”

  宫人低着头,只觉寒意从脚底升起。

  太原大同,都是边塞之地。

  寒冬腊月,设法逃出王府,未必能活下去。加上没有户籍,遇上巡检,必做流民处置。

  运气好的,发卫所充仆妇。运气不好,迷路跑到北边,遇上鞑靼游骑,被掳至草原,更是生不如死。

  在晋王妃眼中,刘良女有点小聪明,也是微不足道的虫子,随手能够碾死,不值得再费心思。反而是宁夏生出的麻烦,才更需用心。

  左思右想,忆起日前兄长送来的家信,脑中灵光一动,立即动笔,写下一页纸,令人送给晋王。

  前番蓟州大战,边军缺衣少粮,军饷不足。晋王府慷慨解囊,送出米面千石,肥羊百腔。

  吃过王府的米粮,不求感激,好歹知晓王爷对朝廷的忠心。

  留在镇虏营的佥都御使杨瓒,深得天子信任。如能请他帮忙,拦住闫璟,截下大逆不道的书信,王爷再上表自陈,举发安化王和宁王,有极大把握,求得圣上开恩,免去一场大祸。

  看过王妃之策,晋王茅塞顿开,颓然一扫而空。

  当即写下书信,派遣王府长史,持腰牌印信赶往蓟州。

  信中大篇惊惶悔过之词,誓言举发不轨之人,以报天子。对拦截闫璟,烧-毁书信,只字未提。

  如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