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车前一匹矮马,一名老汉和两个伤兵拉动绳索,几名少年合力推车。

  骡子不足,缴获的战马都被用来拉车。

  鞑靼战马个头矮小,耐力十足。

  边军和锦衣卫中有驯马好手,系上笼头,挥起鞭子,不比骡子差多少。

  这一幕,刘瑾丘聚不觉怎样,番子只是扫过两眼,并没放在心上。随行的京军护卫却是瞪大双眼,下巴坠地。

  这样的好马,竟用来拉车?

  按照市价,每匹都能换银十五两以上!

  败家子,暴殄天物!

  事实上,非是张铭顾鼎败家,将战马充作驽马,实是出于无奈。

  边民本就不多,战事一起,除军户贴户,多数选择南行。就算留在边镇,也不会赶往镇虏营。

  鞑靼攻城时,边军营卫死战不退。

  战后清点,死者上千,伤者无算。役夫贴户几乎死伤殆尽,边民男丁十去六七。

  不用战马,难不成让妇人孩子拉车?

  为巩固城池,修筑地堡,就算被言官弹劾,也顾不得那么多。

  故而,刘瑾一行进城,见到的便是老人运木,战马拉车。妇人和半大的孩子挑着扁担,运送食水。

  少数行动自如的伤兵,无需轮守,纷纷抓起缰绳马鞭,主动帮忙。

  朔风寒冷,碎雪扑面。

  城内的工地上,人声不绝。

  战-争的阴影仍未散去,失去亲人的哀伤依旧留存。但为生者,总要咬紧牙关,努力活下去。

  中军大帐前,仅四名守卫。

  大纛之下,两名绯衣官员正侧头,低声说着什么。

  脚步压过积雪,吱嘎声起。

  两人抬头,先看到紫色的圆领葵花衫,其后是托在手中的黄绢,最后才是刘公公皱成一团的脸。

  摆出这幅表情,不能怪刘瑾。

  一路之上,刘公公始终想着要避开杨瓒,宣旨之后,立即上车走人,绝不给对方“私-聊”的机会。

  结果呢?

  没进大帐,就对上杨佥宪的笑脸,目光颇有深意。

  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刘公公打了个哆嗦,泪流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