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msp;同僚逃得性命,他却未必。

  死且不算,被污蔑同鞑子勾结,列祖列宗,父母妻儿,都将抬不起头来。

  到阎王殿前喊冤?

  死都死了,喊冤又有何用?

  大同之役,地方官员冒功夺赏,贪墨赏银确有其事。豁出性命,上奏一本,纵然身死,也将青史留名。

  反正都是死,为何不死得更有意义?

  想到这里,刘庆连声苦笑,心中最后一道壁垒,已是摇摇欲坠。

  杨瓒不着急。

  坐在凳上,用布巾擦了擦手,耐心静候。

  麦饼渐凉,热腾腾的羊肉变色,盘中凝出一层白脂。

  刘庆终于做出选择,拱手揖礼,道:“下官愿听佥宪吩咐。”

  “刘柱史果然是聪明人。”

  杨瓒站起身,扶起刘庆,吩咐长随再送热汤麦饼,送来火盆斗篷。

  “这几日,刘柱史受苦了。”

  “不敢言受苦。”刘庆道,“下官蒙昧,不解边关之苦。在帐中三日,静心清神,切身体会,终大彻大悟。”

  刘庆再次拱手。

  “佥宪之恩,如同再造,下官铭感五内。无以为报,只请受下官一礼!”

  杨瓒眨眨眼,不得不感叹,自己眼光相当不错,这位觉悟之快,转换立场之彻底,实非寻常人可比。

  然而,观其行事,可以短暂联手,不能全心托付。

  好在他没这个的打算。

  等到刘公公和丘公公抵达,大可撒手。

  一物降一物。

  于己是难题,对两位公公而言,则极好解决。不见前御史刘玉,自为刘瑾幕僚,在西厂混得如鱼得水?

  上疏弹劾,未必真要将犯事官员一网打尽。

  最后的结果,八成是雷声大雨点小,一通扯皮,不了了之。实在不行,推出几个倒霉的替罪羊,当是交差。

  貌似吃力不讨好,各种得罪人,但为转移朝中目光,方便行事,必须闹出点动静。顺带敲敲边鼓,警告一下伸手之人,未尝不可。

  打草惊蛇?

  不怕惊,就怕不惊。

  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让对方摸不透,才好下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