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msp; 递送兵部,尚书侍郎差点没打摆子。

  送到内阁,刘健李东阳谢迁对坐半日,各有思量,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怀疑有隐情,却不好盘根问底。全因随战报一同送来的,还有请功奏疏。蓟州文武,边镇将领,临近州府俱有官员列名。真要查,牵连绝对不小。

  查不出尚且好办。

  查出问题,阁老都要头疼。

  “这一个个,真不能省心!”

  刘健难得抱怨,李东阳捻须沉思,谢迁的立场最为坚定。

  谢丕在蓟州,请功奏疏为他所写,内容必须为真!

  沉默良久,不管是否有怀疑,战报奏疏都要递送御前。可惜的是,天子不上朝,隔着宫门,无法知晓对此事的反应。

  未料想,奏疏呈送隔日,朱厚照忽然痊愈。令中官至有司传口谕,升殿早朝。

  不等群臣品出滋味,少年天子当殿下旨,重赏有功之臣。

  “兵为邦捍,文为国章。”

  “奏疏所列之文武,俱碧血丹心,赤胆忠肝,定倾扶危,保国安民,实有大功。”

  坐在龙椅上,朱厚照俯视群臣,表情肃然。

  张永丘聚侍列一侧,刘瑾则在两人对面。依皇命,先后展开黄绢,宣读圣意。

  内容俱为封赏,然文武有别,京卫边军,府州县官衙,各自分列条陈,洋洋洒洒,竟有上千言。

  “赏蓟州有功官军指挥以下共十人,以斩获虏贼功也。”

  “命营州左屯卫阵亡千户才氏子入武学,年满十五袭职。”

  “追赠昌平知州奉议大夫,命其子为国子监生。”

  “授延庆知州奉直大夫,赏银五十两,宝钞万贯。授永宁知县宣议郎,赏银十五两,宝钞千贯。授平谷知县文林郎,赏银十两,宝钞千贯。”

  “昌平同知依功升知州。”

  “密云、怀柔、镇虏营三地镇守,杀敌阵亡,守备有功。升密云镇守弟冠带舍人,怀柔镇守兄张寰舍人,镇虏营镇守侄锦衣卫世袭百户,各赐米十石,银五两,宝钞万贯。”

  “顺义、平谷两地营卫,杀敌有功,赐铜钱布帛。”

  “京卫阵战有功者,依律升级给赏。”

  “监军杨瓒,谢丕,顾晣臣,督军守城有功,分赏银百两,宝钞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