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如果被狗急跳墙,横生枝节,谷大用怕不好交代。

  “晋王?”

  想起牟斌上报,朱厚照陷入沉思,许久没出声。

  杨瓒心思急转,上前半步,开口道:“陛下,臣有一策。”

  “杨先生快说。”

  “臣有一同年,姓李名淳,弘治十八年殿试三甲,外放太原府,为临县县令,同臣时有书信往来。此二人出身临县,可先遣人至县衙,由县衙签发文书,定其罪名,派巡检捕快拿人,秘-交两厂。”

  “临县县令?”

  “正是。”

  殿试之后,王忠留京,李淳程文外放。

  这期间,杨瓒同李、程两人联系从未断过。尤其李淳,几乎两月一封书信,雷打不动。

  杨瓒钦差江南,书信都留在伯府。归来后,看到长史送来的信匣,当即提笔写下三页回信,遣人寻快脚飞送。

  杨氏宗族开办族学,三位先生中,两位都是李淳推举。依族中反馈,为人严厉却不迂腐,更有真才实学。

  无论李淳有没有他意,这份情,杨瓒始终要领。

  天子要办临县豪商,厂卫大肆出动不便,给李淳一个表现机会,正好还了这份人情。

  “可行。”

  思索片刻,朱厚照拍板,就这么办!

  不过,在行动前,需查清李淳同王府有没有瓜葛,是否收过商人的孝敬。

  “陛下放心,奴婢定会办得妥当。”

  东厂和锦衣卫都有册子,专门记录朝中地方官员言行。细节方面,比吏部考核的记载详尽百倍。

  李淳被视为朝中钉子,和藩王府无半点瓜葛,反被对方忌惮。但在临县为官,收当地孝敬,实为必然。

  然而,事有轻重。

  寻常情况,求到面前,李大令应会庇护一二。天子下令抄家,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暗中动作,违背圣意。

  事情牵涉草原,敢庇护走私商人,官不想做,命也不要了?

  手谕写好,盖上随身印玺。

  谷大用奉旨还京,一百五十名定武卫官兵留在客栈,仅两名伯府护卫随行。

  三人皆是双马,风行电掣,日夜不歇,驰往京城。

  谷大用离开后,朱厚照火气难消,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