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阁老有言,嘱臣禀奏陛下,今入腊月,陛下执意往北,两月难返,恐错过年节祭祀。”

  陛下将《孝经》熟记于胸,每遇讲习,都言之有物,滔滔不绝,得群臣赞誉。今遭偷跑出京,旁的不提,竟是连祭祀祖宗也要抛到脑后?

  不祭祖宗,何言孝。

  书岂不是白读?

  先帝泉下有知,未知作何想。

  比起刘健谢迁,李东阳更了解朱厚照。明着劝,压根不会令他回心转意。只能拐个弯,让天子心生“内疚”,方能将御驾请回京城。

  此法看似简单,但把握不好,定会令天子生出恼怒。倔脾气上来,咬死不回京,神仙也没办法。

  好在有杨瓒跟在一旁,把握增加五分。不然的话,李东阳定会亲往,而不是由金吾卫带话。

  参透李阁老用意,杨瓒牙酸。

  当真是算无遗漏!

  然事到如今,终究不能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陛下,李阁老所言极是。”杨瓒道,“如陛下继续往北,正月之前恐难折返。”

  事实上,压根回不来。

  “朕……”

  朱厚照犹豫了。

  若言旁事,他可以不放在心上。祭祀祖宗,容不得半点马虎。

  计划偷跑时,什么都想到,就是没想到这点。现如今,事情摆在面前,任性还是低头,如何选择,少年天子很是为难。

  不回京,是错。就这样回京,想再出来,怕比登天还难。

  等内阁放人,六部松口?

  天晓得要等到猴年马月。

  天子踌躇,举棋不定。

  顾鼎忽又说道:“陛下有意归京,不妨先往郑村坝。”

  郑村坝?

  朱厚照抬头,问道:“这也是李阁老之言?”

  顾鼎摇头,道:“回陛下,臣知陛下有太宗皇帝之志,欲策马草原,扫平鞑靼。然临近年关,天寒地冻,确非北上良机。太宗皇帝靖难之时,领八万骑,于郑村坝大破-南-军五十万。陛下欲睹太宗皇帝功绩,无需急往草原,此处亦可。”

  朱厚照明显意动。

  杨瓒挑眉,看向顾鼎。

  该说果然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