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杨瓒、谢丕、顾晣臣同在暖阁。见到亚历山德罗,都挑起眉毛。

  朱厚照兴致勃勃,接连问出许多问题。

  亚历山德罗跪在地上,经通事翻译,不敢有半分迟疑,回答得无比详细。

  “欧罗巴当真是这样?”

  “遥远的新大陆,真有各种奇怪的动物?”

  “这样的东西真能吃?”

  “往返需要多久?”

  “此物为何?”

  “你能绘海图?”

  刚开始,只是朱厚照发问。杨瓒瞅准机会,提出玉米等作物,引起顾晣臣和谢丕注意。请示过天子,也开始发问。

  比起朱厚照,两人的问题更有针对性,也更为专业,只是侧重点不同。

  谢丕对流淌金砂的河床万分感兴趣。顾晣臣则盯准玉米红薯,详细询问,半点线索也不放过。

  杨瓒引出话题,不再出声。

  亚历山德罗两眼冒金星,到最后,完全忘记自己都说了些什么。

  好在天子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没将他再送回刑部大牢,而是押往象房,交象奴看守。

  自宣宗之后,天子少出京城,大辂自然用不到。

  象房中,仅存一头大象,象奴均无事可做。因是太宗皇帝下令建造,不能随意拆毁。与其空在那里浪费米粮,不如用来安置番人。

  继豹房之后,象房也被开辟出新用途。

  住到里面的番人,亚历山德罗是第一个,却不会是最后一个。

  象奴们兢兢业业,工作热情极高。亚历山德罗关押在此,除不用担心受刑,自由度甚至比不上刑部大牢。

  狱卒只是按时辰巡视,象奴却是五人一班,十二个时辰盯着。

  睡觉时翻个身,闹出点声响,都会被破门而入。

  不出半日,亚历山德罗神经衰弱。不到两日,听到脚步声,都本能的双手护胸。甚至生出念头,恳求尊贵的大人,把他送回大牢。

  这样的日子,绝不是人能承受,暴风雨都没有如此可怕!

  天子召见番人,学习番语,更将其安排到象房,按照世间标准,实在有失体统。

  事情传到朝中,本该为百官弹劾。

  没承想,无论都察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