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竟发生此等骇事。贼人胆大包天,我等亦是无能。为息天子之怒,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遵令!”

  北镇抚司上下齐动,校尉力士狼顾虎视,气势汹汹。联合东厂番役,将南城翻过来,也要查明真相。

  牟斌王岳急需知道,到底有没有漏网之人,事情主谋是否藏身京城。此事背后,究竟有没有藩王的影子,来京朝贡的使臣,是否牵涉其中。

  锦衣卫和东厂番役齐出,谋刺一事,飞速传遍神京。

  鸿胪寺和提督四夷馆外的官兵愈发警觉。

  朝廷官员之外,藩王府长史随员,番邦进贡贺寿的使臣,许进不许出,更不许内外递送消息。

  消息遮掩不住,藩王长史最先得知,冒出满头冷汗。

  行刺皇帝,是向天借胆!

  此事非同小可,自家王爷是否会被牵连,实在是说不准。可惜官兵守卫太严,无法送出消息。不然的话,给王爷提个醒,至少能让王府上下有所准备。

  “一旦朝廷动手,王府辖内恐不得安稳。”

  往好处想,事情不牵涉藩王,顶多厂卫过几遍筛子,虚惊一回。真是心大的几位动手,左右牵连,各地的藩王都要吃挂落。

  朝廷早看某几位藩王不顺眼,趁机大动干戈,可能性极大。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王府倒了,身为王府长史,还能得好?

  想到可能的下场,几名藩王长史都是面现凄然。

  如今想来,懦弱无能、沉-迷-酒-色,不好读书,反倒成了优点。只要不是演戏,自会让天子少些忌惮。

  这样的人,不会觊觎大位,也没那个本钱。

  相比之下,勤奋好学,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将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放到当前,怎么看怎么可疑。

  想明之后,宁王府、晋王府和安化王府的属官,被明里暗里疏远。

  早晚要倒霉的人,还是远着点好。

  听闻消息,四夷馆中也是议论纷纷。

  番邦使臣都是又惊又怕,明面指天画地,发誓同此事无关。关起门外,一个赛一个萎靡,靠在椅子上长吁短叹。

  “到上国朝贡本是桩美差,旁人争都争不来,哪里想到……唉!”

  有番邦境内不平,国主屡遭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