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喝的供着他,囚禁在宫内已是极限。流放乃至处死,想都不要想,更没人敢冒险。

  翌日朝议,朱厚照当殿驳回朝鲜奏请。

  “敕朝鲜,王丧乃封。”

  彼时,顾晣臣仍在朝鲜。以“国-权-动-荡”之故,被朝鲜新君和大臣苦苦挽留,超过启程日期,仍没有动身。

  “还请上使多留两日。”

  于朝鲜君臣而言,顾晣臣就是主心骨,是定海神针,万不能让他归国。为此,更增派二十余名护卫,明言保护,实际做何打算,彼此心知肚明。

  “忘恩负义的小人!”

  从头到尾参与此事,王忠知晓内情,对朝鲜君臣的观感降到谷底。

  没有顾司业“支持”,政-变-能够成功?李怿能登上国主之位?

  今为朝廷不下敕封,竟将使臣队伍扣下,视作-人-质。如此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小人,当初就不该帮忙!

  王忠愤气填膺,提起朝鲜君臣,即攘袂扼腕,破口大骂,恨不能当面捶一顿,出了这口郁气。

  论战斗力,王给谏绝对不低。经验虽少,揍趴两三对手,绝对不成问题。

  对比王忠的焦躁愤怒,顾晣臣始终气定神闲,似不将此等负义之举放在心上。

  “王给谏稍安勿躁。”

  说话时,倒出一杯清茶,推到王忠面前,笑道:“喝茶。”

  王忠眉间皱成川字,这个时候喝茶?

  哪有闲心!

  “朝廷反应,在本官预料之中。”

  什么?

  听闻此言,王忠愣住,愤怒之色渐减。

  “顾司业早有预料?”

  顾晣臣点头。

  “国朝臣子请致仕,仍会几遭驳回。国君废位,岂能一蹴而就,初请便允。”

  放下茶盏,顾晣臣悠然道:“你且看,朝鲜请封新君,朝廷至少驳回两次。“顾司业早已料到?”

  王忠陷入沉思。

  “如此,我等仍要留在朝鲜?”

  “少则半月,多则三月。”

  “司业不计较?”

  “计较什么?”

  “朝鲜君臣反复无常,忘恩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