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讲道理。

  张太后……有理也成没理。

  不见先帝都被哭得没法子,将李梦阳下狱?

  事情性质不同,结果却未必不同。一旦张太后下定决心,豁出去,甭管都察院还是六科,都得让路。

  后--宫-不干涉朝政?

  几盘糕点,和朝政没半点干系。

  奢侈靡费?

  没动国库,不用内库,太后的私房钱,朝官有什么资格管,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太后出钱,言官都打了退堂鼓。

  朱厚照一身轻松,前脚接过太后的银子,后脚就送了两套舶来的首饰和一斛珍珠。

  张太后得了礼物,为儿子孝心感动,母子关系渐渐转好。

  太皇太后和吴太妃也没落下,同样是外邦首饰和珍珠宝石。

  夏皇后没得首饰,一株珊瑚树摆在寝殿,晃得宫人内侍两眼发花。

  有了官员表礼和海匪缴获,内库日渐丰盈。少年天子财大气粗,对“自己人”愈发大方。杨瓒尚未回京,赏下的金银珍宝已堆满长安伯府库房。

  四品文官,没有宅院,仍借宿他人府中,天子不觉奇怪,旁人自不会多言。

  朱厚照对“自己人”大方,军饷灾银也给得痛快,偏偏对朝中文武吝啬起来。

  端午佳节,不赏金银改赏粽子,就是最真实写照。

  能说天子做得不对?

  朱厚照必拍案而起。

  “直谏朕奢靡的是尔等,说朕不体恤臣工也是尔等,朕究竟怎么做,尔等才满意?亦或是朕无论怎么做,尔等都要挑刺?!”

  群臣无言以对。

  由此,天子以洪武旧法为旗,以勤俭节约为杆,凡是佳节恩赏,一律削减。查出有官吏贪污,全部严惩。

  发下军饷灾银,必以东厂番子和锦衣卫护送。当地官员敢伸手,必要有被剁爪的觉悟。

  “尚膳监的手艺越来越好。”

  分完五个甜粽,朱厚照挟起咸粽,同样分给皇后一半。

  正要入口,一名中年宦官忽然来报,锦衣卫又带回了消息。

  “可是杨先生?”

  宦官品级不够,无法入内殿,只将详情告知谷大用。后者听天子询问,立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