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争辩:“小的久居华夏,受文明教化,不敢自比大国之民,却也不是这些佛郎机人可比。”

  提起佛郎机人,三名番商脸上都闪过厌恶。

  常年不洗澡,头上爬虱子,一身的味。见到米饭没命的吃,连话都说不好,简直是没开化的野人。

  不是会打铁看矿,有一把子力气,早扔进海里喂鱼,省得浪费粮食。

  “银矿在倭国?”

  这倒是不太好办。

  “禀大人,倭人的一个什么将军死了,现正打仗。”

  “哦?”

  “小的和倭人打了多年交道,”见赵榆顾卿脸色骤冷,番商硬着头皮,打着哆嗦,继续说道,“掌握石见的大名实力弱小,正四处购买武器,只为不被周围大名吞并。”

  “接着说。”

  “是,”番商不敢放松,继续道,“只需少量兵器,即可换得藏银之地。”

  确定银脉存在,番商就打定主意,借倭国生乱,大肆渔利。

  换得山地,立即开采。在事情泄露之前,采多少是多少。几乎是五本的买卖,得多少都是赚。

  番商的口供,由赵榆顾卿亲自记录。

  听到番商的计划,两人都是笔下一顿。和这样的做生意,不被坑才是出奇。

  口供录完,囚室门关上,赵榆没有马上离开。

  算算时间,前往北镇抚司的校尉应该抵达,得知消息,以牟斌的性子,必会马上赶来。

  两人在二堂用茶,半刻不到,即有力士来报,有马车停在诏狱门前。

  来人不是预想中的牟斌,而是翰林院侍读学士杨瓒。

  赵榆放下茶盏,笑道:“正好,本官早闻杨侍读大名,神交已久。机缘巧逢,还请顾千户帮忙引见。”

  “自然。”

  顾卿颔首,嘴角掀起一丝笑纹。

  赵榆有几分好奇,顾卿的脾气,南北镇抚司上下,都曾领教过。这位翰林院侍读到底是何等能人,可与之相交莫逆?

  诏狱外,杨瓒跃下车辕,半点知,出了顾卿,还有另一个人在等着自己。

  学士府中,谢丕提着彩灯,抱着竹笔,快步穿过回廊,前往后厢。

  夜阑人静,水波无痕。

  屋脊上的瓦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