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p;“杨侍读客气。”

  快行两步,同跟随的小黄门拉开距离,韦敏压低声音道:“不怪杨侍读不晓得,这样的小车已近二十年未见。车里都是犯了规矩的嫔妃才人,被遣送出宫。”

  “犯了规矩?”

  “正是。”

  说完这句话,韦敏不再多言。涉及内-宫,杨瓒不便多问。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都很沉默。

  杨瓒心中揣着疑问,面上始终未现。会招来祸端的好奇心,还是压下为好。

  韦敏暗中打量,心下赞道,不愧得先帝重托,今上重用。冒着得罪人的风险,从高凤翔手里抢来这趟差事,果然值得。

  能同杨侍读说上话,得杨侍读一个笑脸,实在是不容易。

  天子身边的内官,只有张永谷大用几个有这份本事。韦敏调入乾清宫时间不长,根基不深。想要出头,必须要搏上一搏。

  成不了张永谷大用,也要高过丘聚几个。

  至于刘瑾,早年有些本事,今上登基之后,却是越活越回去,两次肿着脑袋被抬出乾清宫,已成十二监的笑话。又被司礼监提督掌印不喜,明里暗里收拾,着实让看他不顺眼的中官出了口恶气。

  仔细回想,刘瑾落到今天这个下场,里里外外,杨侍读的作用可是不小。

  韦敏翻翻眼皮,自己想要出头,即便无法得杨侍读几句夸赞,也不能像刘瑾一样被他厌恶,见着面就抽,以致失去天子信任。

  自到天子身边伺候,韦敏提着心,愈发了解天子性格行事。

  说起来不可思议,只要杨侍读一句话,甭管是谁,都会被天子厌恶疏远。

  杨侍读两次挥舞金尺,不只狠狠教训了刘瑾,也警醒了张永谷大用等宦官。想活得好,必要谨言慎行,一心做事,少挑拨是非。

  撺掇天子和朝臣针锋相对,趁机为自己求得恩宠,捞取好处,打死也不能干。

  刘公公成为鲜活的反面教材,时刻被众内官牢记在心。

  就结果而言,称得上劳苦功高,为内-宫整肃风气做出巨大贡献。

  乾清宫前,禁卫手执长戟,站在廊下,一身铠甲闪闪发亮,如金制一般。走近会发现,铠甲表面都有磨损,部分还带着刀痕,应是早年之物。

  杨瓒皱眉,心中带着疑问,走进东暖阁。

  刚要行礼,就被朱厚照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