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酒囊饭袋,没半点用处!”

  一句话,将锦衣卫和东厂都骂了进去。

  高凤翔瞪眼,顾卿蹙眉。

  两人不是没手段,然张鹤龄虽然失势,侯爵的封号仍在。问话可以,暗地里给他苦头吃也没问题,明目张胆的用刑绝对不成。

  北镇抚司和东厂早被言官紧盯,正为锋芒所向。消息传出去,几乎是主动送上把柄,必将厂卫推到风口浪尖,引来百官鞭挞。

  满朝文官的确不满张氏兄弟,甚至多存厌恶。但能一举扳倒厂卫,这二人必会被摆到“苦主”的位置上,引来同情之声。

  届时,事情恐难以收场。

  见两人迟疑,张鹤龄更显嚣张,青皮无赖一般,滚在地上破口大骂。

  不只守在木屋周围的缇骑番子,马车中的张延龄都听得一清二楚。

  离京这些时日,张鹤龄怨气满腹,逮住机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必要发-泄出来。

  拿准天家还要面子,天子年幼,必不愿背负六亲不认,薄情寡义的名声,张鹤龄愈发肆无忌惮。到底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还是难得聪明一回,当真不好下结论。

  然而,话要问,事情更要办。任由他骂下去,总不是办法。

  见高凤翔和顾卿不出声,杨瓒上前一步,看着仍在大骂的张鹤龄,温雅笑道:“侯爷骂了这些时候,喉咙可干?下官为侯爷倒杯茶,侯爷润润嗓子再继续,如何?”

  话落,杨瓒当真走到桌旁,倒出半盏冷茶,递到张鹤龄面前。

  “若是还不解气,下官令人将马车的车厢拆掉,侯爷坐在车板上,四面通风,自可一路走一路骂,骂个痛快。”

  “你……”

  “若还不行,下官略通鲁班之艺,可制扩音之物助侯爷扬声。再令卫军沿途敲锣,召集山野乡民于路边围观,助侯爷扬名。未知侯爷意下如何?”

  “你、你敢!”

  在三人面前撒泼无赖,张鹤龄不在乎。但让乡野小民看到,他实在丢不起面子。

  “顺应侯爷之意,下官为何不敢。”

  说到这里,杨瓒似想起有趣之事,笑意更深。

  “下官有一书童,极是心灵手巧。如他在,必能想出更好的主意。可惜啊……”

  杨瓒垂下眼眸,笑容依旧温和。落在张鹤龄眼中,却让他生生打了个寒颤。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