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鞑靼奸细”被锦衣卫捉拿,余下僧道无心念经,更不愿沾上干系,均起身匆匆离去。

  见状,围在诏狱大门前的百姓神情各异,多交头接耳,对僧道指指点点。

  可以想见,今日之后,京城必将流言风起。是好是坏,一时也难以判断。

  杨瓒敲开暗门,由一名校尉引路,穿过两堂,直往后堂刑房。与前次相比,四周景色并无多大变化,心情却已大不相同。

  迈过厅前石槛,门轴吱嘎轻响。

  室内窗栏紧闭,不见烛光,视线陡然变得幽暗。

  “杨侍读小心脚下。”

  校尉出声提醒,引杨瓒穿过大厅,走向左侧一间暗门。

  又是几声闷响,暗门开启,火光乍现。

  杨瓒下意识举袖,眯起双眼,足有五秒,方才适应突来的光亮。

  “杨侍读稍待,卑职前往通报。”

  校尉话落,刘杨瓒独在廊下,闪身离开。

  诏狱之内,厅堂厢房皆经过改建,暗-门-密-道遍布,通往囚牢的回廊更是如此。无人引路,胆敢擅自闯入,十成十会迷路。

  杨瓒知晓厉害,自不敢轻闯。

  少顷,校尉折返,态度愈发恭敬。

  “穿过这道窄门,再行数步即是狱中刑房。杨侍读自行即可。”

  “刑房?”

  “是。”

  校尉应声,并不多做解释。

  杨瓒咽了口口水,迈开脚步,寻至刑房。

  比起三堂回廊,刑房极是宽敞,却更显阴森。

  三面青色石墙,仅在门上开一扇窄窗。沿墙面凿出整排凹坑,插--入十余支火把。随冷风流入,火光微摇,扯动墙面倒影,似张牙舞爪的凶-兽,直令人毛森骨立,不敢近前。

  刑房内缚有数人,均是之前在诏狱门前闹事,被锦衣卫抓捕的僧道。

  五六名校尉力士手持-钢-鞭,打量着地上的人犯,目光森冷。看其架势,似在估算从何处下鞭,用几分力道。

  靠东侧墙边摆有一张圈椅,顾卿正坐在椅上。

  大红锦衣同青色砖墙形成鲜明对比,犹如丹砂浸染纸上,轻易刺痛人的双眼。

  听到门边声响,顾卿转过头,眉峰眼尾晕染冷意,映着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