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在客栈,膳食自有厨下料理。搬家之后,三餐都靠食铺,家中的厨房只生过两回火,全用来熬煮姜汤,余下时候都是冷锅冷灶,锅碗瓢盆都成了摆设。

  “这样下去不行。”

  用力按了按额角,杨瓒坐起身。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

  先时只想有安身之处,其他未多做考虑。如今问题摆在眼前,方知百事烦心。

  前院的门房可以延后,厨役必须尽快找到。

  “这几日不便,你且去福来楼寻掌柜,使上些银子,每日膳食仍送到家中。等上三四日,便可寻牙人雇厨役。”

  杨土点点头,表情有些迟疑。

  “可有话?”

  “四郎先时说过,要回涿鹿省亲。现下可是改了主意?”

  杨瓒微顿,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可是想家了?”

  “恩。”

  “现在走不得,须得等到除服。”杨瓒叹息一声,手指滑过眼眶,用力捏了捏鼻根,“吏部下条子,咱们即刻启程。”

  杨土用力点头,道:“我先时在街上买了炊饼,烤一烤,四郎将就用些。”

  “好。”

  拨亮烛光,生起火盆,杨土捧来炊饼,用长筷夹住,在火上烘烤。

  不一会,焦香味便飘满厢房。

  杨瓒抽抽鼻子,再也坐不住,干脆下榻和杨土一起烤饼。

  烤到一半,忽听门外有脚步声。抬起头,门上映出模糊人影。

  杨土机警,立即丢开长筷,抓起火钳。杨瓒皱眉,示意他稍安勿躁。

  逢弘治帝大丧,京师守卫愈加严密。

  锦衣卫和东厂番子日夜巡视,哪个不开眼的蟊贼,选在这个时爬房梁闯空门,必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再者说,他一个翰林院七品编修,纵有余财,买下这栋宅院也不剩多少。天子和太子赏赐的布帛确是值钱,然上贡之物,贸然出售,必会引来盘查。

  观门外之人,像是故意发出声响,引来室内注意。真是-贼-盗,应不会愚蠢至此。

  “门外何人?”

  “杨编修见谅,小的是长安伯府家人,奉伯爷之命至府上问安。因叫门久不见应,小的斗胆,擅自入府,还请编修不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