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疑,宁王和晋王的嫌疑最大。

  转念想一想,这么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事情败露,平白得罪阁臣,更要惹来天子侧目,吃力不讨好,图的是什么?

  是皇亲,却不是藩王。专门针对谢丕,必是和谢家有怨。

  满朝之上,神京之中,唯有两人。

  弘治帝睁开眼,目光落在朱厚照脸上。

  他早知道,皇后召太子去了坤宁宫,也知道为的是什么。太子能守住分寸,无论作为一国之君,还是一个父亲,他都很欣慰。

  原本想着,大行之后,令张氏兄弟为他守陵,应是万无一失。现今看来,恐要再多几分思量。

  他走了,皇后便是太后。

  王太后和吴太妃年事已高,又能压得住几年?

  弘治帝沉思之时,牟斌已将事情主谋道出。

  “弘治七年,户部主事李梦阳上《应诏指陈疏》,直陈时弊,弹劾外戚不法。”小心看一眼弘治帝,见天子未有表示,牟斌才继续道,“寿宁侯同建昌侯俱在弹劾之列。”

  这么说是客气,事实上,二人罪责最大,首当其冲。

  “后李主事蒙冤下狱。因谢阁老上言,陛下圣明,李主事方洗冤昭雪。”

  弘治帝仍是不言,朱厚照的表情已是几番变化。

  “三月前,陛下启用李梦阳为户部郎中,回朝参政。李郎中再上疏弹劾寿宁侯,言辞多为激烈。谢相公亦有言,寿宁侯同建昌侯贪婪跋扈,霸占民田,当严惩,以儆效尤。”

  话到这里,已用不着多言。

  李梦阳连番弹劾张氏兄弟,谢迁先是求情,后又助其重回朝堂,新仇加上旧恨,以张氏兄弟的秉性,暗中对谢丕下手,报复谢迁,当真有可能……不,该说板上钉钉。

  “真是寿宁侯?”

  “回陛下,人证物证俱全。臣亦察知,寿宁侯府同藩王府早有金银往来,宁王府右长史入京,更多次出入侯府。”

  勾连内宫,结交藩王,谁给他们的胆子!

  朱厚照双拳紧握,面色铁青。正要说些什么,忽听宁瑾惊呼:“陛下!”

  回过身,弘治帝已软倒在榻上,脸色灰白,人事不知。

  “父皇!”

  朱厚照大骇,扑到榻边,大声道:“传太医!”

  每次朱厚照到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