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看着杨瓒,朱厚照仍是不信。

  杨瓒微笑道,“朝堂之上,三公九卿皆为举世大才,骨鲠之臣。臣才蔽识浅,度德量力而行,方不负殿下信任。勉强为之,不能兴利,反而贻害。”

  “在其位,谋其政?”

  “诚然。”

  朱厚照没有继续追问,站起身,正色道:“同杨编修问策,孤受益匪浅。”

  “殿下厚赞,臣不敢当。”

  “当得。”

  经谷大用提醒,知时辰不早,朱厚照又道:“孤观此处不错,清净。杨编修且安心住着,孤三日后再来。”

  “臣……谢殿下赏识。”

  安心住着?

  还有比这更打击人的吗?

  可太子殿下出言,再牙疼也得受着。

  “还有,”离开囚室之前,朱厚照似想起什么,转头道,“此间事是父皇之意,牟指挥使是奉命行事。”

  “臣知。”

  几天的时间,足够杨瓒想明白。

  “臣谢陛下隆恩。”

  “恩。”朱厚照笑道,“杨编修同父皇所言一样。”

  留下这句话,朱厚照不再继续说,背着手,潇洒走远。

  杨小探花站在囚室里,眼睁睁看着门锁落下,毫无办法。

  话只说半截,究竟是心宽还是故意?

  朱厚照离开,诏狱外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役自不会多留。牟斌亲自护送太子殿下回宫,王岳和戴义先后得知消息,当即遣人告知宁瑾。

  宁瑾知道了,弘治帝自然也就晓得了。

  在乾清宫暖阁觐见的三位相公,或多或少听了一耳朵。

  刘健和谢迁不得不佩服李东阳,人老成精,不服不行。

  李东阳淡定得很。

  说他老狐狸,这两位又年轻多少?

  “不变操履,不露锋芒。深才高德,养志蕴气。彻见其性,实乃诚和陶然。”

  评语出自弘治帝之口,流入三位阁臣之耳,再无他人知晓。

  清宁宫中,吴太妃读完一段经书,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娘娘,将届申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