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尚有二三十人,行进略显缓慢,不觉有些走神。

  这时,一个不怀好意的声音突然响起:“杨明经沉稳若定,必是有万分把握?”

  这谁?

  借着黎明前的光亮,杨瓒打量说话之人。

  一身蓝色儒衫,头戴四方平定巾,细眉长目,高鼻阔口,倒也符合时下审美。只是面带讥讽,阴阳怪气,怎么看怎么让人不舒服。

  斟酌两秒,杨瓒并未直接答言,而是含糊应过,不愿多谈。

  万不能在殿试前横生枝节,更不能在宫门前惹事,以致留人话柄。此人底细不明,语气不善,还是视而不见的好。

  未料想,他想大事化小,对方却不肯轻易罢休。

  “近日里京城传言,杨明经可曾听闻?”

  “略知一二。”

  “哦。”该人意味深长的笑了,愈发显得心术不正,目光-鬼-祟,“复试当日,杨明经亲口恭祝谢大才子‘进士及第’,不知在下记错没有?”

  杨瓒不愿理会,架不住对方喋喋不休。

  苍蝇不咬人,却着实烦人!

  转过头仔细打量,终于恍然,此人姓胡,在春闱中排名靠后,同他也没多少交际,难怪看着面生。

  “原来是胡兄。”

  杨瓒轻笑,半点不见被冒犯的懊恼。

  “此乃宫门禁地,胡兄说话之前,仔细思量一番才好。”

  “怎么,心虚了?”

  “世间流言繁多,真假难辨。你我不过今科贡士,又非顺天府的判官,还是专心殿试为好。”

  胡贡士冷笑,还要再说,队伍前已剩二十人不到。

  “流言之事,胡兄可同谢兄说过?”

  杨瓒实在烦他,压低声音,语气突变得冰冷。

  “小弟不才,同谢兄也能说得上话。日前得谢兄相邀,他日投帖拜访,得幸见到谢大学士,必将胡兄所言详细告知。”

  说话时,杨瓒脸上始终带笑,哪怕距离不到五步,也不晓得他在威胁人。倒是有不下三人听到胡贡士之言,对他极是不满。

  流言传遍京城,在场何人不知?

  杨瓒恭祝谢丕“进士及第”之言,也有不少人知晓。

  为何旁人不提,偏姓胡的拿来搬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