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以转圜。

  思量间,李、王、程三人已向他走来。

  三人均在榜上,都被取为今科贡士。然只有王忠面带喜色,李、程二人皆是喜中带忧,表情有几分复杂。

  盖因王忠列在百名之内,二甲有望。李淳、程文同在百名之后,程文更在二百名之后,殿试九成会列入三甲,与期望差距太大,怎不令二人心苦。

  同进士,如夫人。

  二甲、三甲首名都为“传胪”,含金量却是相聚十万八千里。

  宁为二甲鸡尾,不做三甲凤首。

  不登榜便罢,中了贡士,却要做个同进士,于自认才具颇佳、有一番报复的举子而言,称得上是不小的打击。

  见到三人神情,杨瓒不动声色,只恭手道喜,多余之言一句未说。

  劝解?

  先时示弱定当白费。

  对方心胸宽大,或能领受好意。若遇心胸狭窄之辈,怕会以为他刻意讥讽,暗中嘲笑,往胸口-捅-刀。

  不该说的别说,不该做的别做。

  有的时候,“好意”会同“自以为是”挂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职场经验摆在面前,容不得杨瓒轻忽。

  “我四人今科同榜,实是幸事。”

  很快,李淳和程文压下复杂心情,出言道:“理当庆祝一番。”

  此言一出,不只杨瓒松了口气,王忠亦然。

  不患寡而患不均。

  凡事只怕对比。

  喜悦稍散,王忠早意识到不对。好在李、程二人不是心胸狭窄之辈,自行开解,四人并未产生龃龉。

  “在下做东,两位仁兄都别同我抢。杨贤弟年幼,也莫要同为兄争抢。”

  “放心,我等自要吃大户。”

  心情一好,几人不由得开起玩笑。

  请客和年龄有什么关系?

  杨瓒故作不解,看得王、李、程三人心情大好。先时的一点隔阂也烟消云散,对杨瓒的好感更上一层。

  说到兴处,王忠更道,家中有一亲妹,年少芳华,蕙质兰心,堪为良配。

  李淳不知底细,现出惊讶之色。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