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挽天倾 第七百八十章 【水很深】
寻来。

  不多久,也就见着种萱一身戎装匆匆赶来,瞧瞧帐外的月色,又瞧瞧她甲胄齐全的样子,黄杰不由问道:“如今已是三更,种将军今夜也不当值,却是为何不曾卸甲?”

  种萱见礼之后,便也道:“家主曾有军令,种家儿郎身在军中,一刻皆不可懈怠。今夜末将虽不当值,不过明早辰末至午初却是末将值帐。”

  黄杰听了心中钦佩,便也直入正题道:“种将军如何猜得东京不与我开门?”

  种萱显然早有腹稿,便也答道:“将主,末将只是揣测那守御使李纲不敢开门让将主入城,也未料到赵……官家之事。”

  黄杰便来问道:“你便说说,为何料得李纲不敢开门?”

  种萱不假思索,便也道:“将主可知,当初太上禅位之事,却是何人谋划?”

  黄杰在东京城中插有夜鹰,自然知道原委,但还是配合道:“莫非便是李纲?”

  种萱点了点头,却补充道:“还有十四贼中的吴敏”

  见种萱提及吴敏,黄杰虽然一早便也知道这种家在朝中必然也眼线,只是想不到这般隐秘的事情居然一个种家的第三代也能知悉,故作恍然大悟的模样点了点头。

  吴敏乃是赵佶朝的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兼侍讲,职责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每日上朝谒见,算起来应该就是个机要秘书的角色。

  而赵佶将帝位禅让给赵桓之事,要说李纲居功至伟倒也不假,但若是没有吴敏这个幕后推手,只怕事情也不能成功。

  据传言,当初金军南下中山府,赵佶大骇,吴敏于是奏道:”闻陛下巡幸之计已决,有之乎?’

  赵佶未敢回应,于是吴敏又道:“以臣计之,今京师闻金大入,人情震动,有欲出奔者,有欲守者,有欲因而反者,以三种人共守,一国必破。”

  赵佶便问:“然,奈何?”

  吴敏便劝说道:“陛下定计巡幸,万一守者不固,则行者必不达。”

  赵佶答:“正忧此。”

  吴敏便出谋划策道:“陛下使守者威福足以专用其人,则守必固;守固,则行者达矣。陛下能定计,事当不过三日。过三日,守者势未定,威福未行,金人至,无益也。”

  其时金已越中山而南,计程十日可至畿甸,故吴敏以三日为期。后吴敏遂以札子荐太常少卿李纲:“纲明隽刚正,忠义许国,自言有奇计长策,愿得召见。”

  由此可见,正因为有了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