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靖康变 第七百一六章 【童贯封王】
/>
  三月十五,太子赵恒入燕京,持赵官家亲笔御敕金册,遵宋神宗遗照,若有能收复全燕之地者赏以封地、给以王爵的遗训,下诏封童贯为广阳郡王。

  四月初一,赵官家再次明旨传召,宣布大赦天下,并减免河北诸路三年徭役,以及免去当年京畿十五路夏秋两税。

  四月十五,童贯传檄九边,与金人在燕京城下订下燕山之盟,约定此后宋金为兄弟之国,互开边榷,且大宋每年将与金国价值三十万贯的银铜和十万匹绢帛作为岁赐。两国以原先辽国所属的檀州、景州所辖长城为界,并约定金军一旦向东打下平州以及渝关、向西打下丰州后,也会将这些地方移交给大宋。

  五月初一,广阳郡王童贯,班师回朝!

  看着童贯班师回朝的邸报,黄杰仰望北方久久不言,脑海之中不由闪过了当初在奇梦中所见的童贯生平:童贯,字道夫,开封人,2o岁净身入宫。北宋徽宗时期的“六贼”之一。据载,童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

  神宗时期,童贯进宫后,拜在同乡、前辈宦官李宪门下作徒弟,跟随李宪出入前线,打下军事根基,但始终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哲宗后,徽宗即位,年近五十的童贯以其办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荐,方才得到徽宗赵佶的重用。徽宗曾令童贯监军西击夏国,合军十万取青唐。军至湟川,因宫中起火,徽宗下旨童贯回师。童贯因见战机成熟,断然决定不奉诏,继续西进,果获大胜,连复四州。童贯此举深得徽宗赏识,破例被任命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不久,因功迁武康军节度使,又因收复积石军、洮州,再加检校司空。

  政和元年童贯晋升为校检太尉,领枢密院,开了宦官主持枢密院之先河。从此,童贯位列三公,手握重兵转战于西北边陲,与外族夏、辽、金周旋十多年。宣和二年,徽宗遣童贯以宣抚制置使率兵15万,镇压方腊农民起义军,作战45o余日,杀起义军7万多人。童贯因功封太师。就此,童贯位极人臣,辉煌灿烂。当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

  宣和七年,童贯因收复全燕之境,封广阳郡王,统率大军重镇边疆,驻扎大原。那时,金已灭辽,大举兴兵南侵。童贯见大势已去,由大原遁归汴梁,且不听钦宗令他留守汴京的命令,而随徽宗南巡。于是,大学士陈东等上书劾蔡京、童贯等六人为误国六贼。童贯的主要罪名“结怨辽金,创开边隙”。其实辽金之怨非童贯所结,边隙亦非童贯所创。童贯握兵2o年,在与夏、辽,金战斗中,有胜有负,但还算尽力,并无投敌误国。北宋之亡,根本在于徽宗的不作为而招致朝廷,经济崩毁。童贯为众矢之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宦官,朝廷里的官员多看不起他,加上童贯骄恣,上下结怨。徽宗禅位,钦宗登基,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