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弹劾
�意。
安仁帝面沉如水,仿佛能滴出墨来,甩起袖子,将龙案上的镇纸扫了出去,怒道:“朕乃一国之君,一言九鼎,颁出去的圣旨,岂有收回的道理?诸卿是想让朕当一个言而无信的君王么?”
安仁帝确实怒了。
这些所谓的大臣,一整天盯着皇家的私事,就连皇子娶两个妃子都紧咬着不放,这些人是吃饱了太闲吗?
这么闲,怎么不去体验一下民间疾苦?
一个个在他面前蹦跶得这么欢快。
果然这一阵吼,让那些大臣们纷纷缩了缩脖子,有气无力的道:“臣等不敢。”
让安仁帝做一个出尔反尔的君王,他们可没有这本事。
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皇上既然把这圣旨都颁了出去,收回的可能性那是极小的。
现在不过是尽他们这些做大臣该尽的劝谏之责,能劝成安仁帝收回圣旨,那自然是最好。
不能?那就在皇上面前刷刷存在感就罢了。
那些只想刷存在感的大臣,一见安仁帝怒了,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了。
可几名言官却丝毫不退怯。
要知道,大周言官有风闻奏事之权,不必真凭实据,只要道听途说,有违大周律法例律,就可弹劾某人。
即便君王,他们也可以弹劾!
就算是一位明君,也无法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犯错,无法保证子孙不犯错,言官们的劝谏便是对皇权起到监察和约束,从根本上维护江山的稳固。
正因为开朝以来,给了言官这样的权力,历来才有那么多言官在帝王失德之时,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劝谏。
“皇上,自古以来,哪个王爷册立过两位正妃?皇上此举,实在是与例律不符,更是与国法不符!”言官们依旧慷慨陈词,丝毫不因为安仁帝那阴沉的脸色,而有所收敛。
安仁帝面沉如水,仿佛能滴出墨来,甩起袖子,将龙案上的镇纸扫了出去,怒道:“朕乃一国之君,一言九鼎,颁出去的圣旨,岂有收回的道理?诸卿是想让朕当一个言而无信的君王么?”
安仁帝确实怒了。
这些所谓的大臣,一整天盯着皇家的私事,就连皇子娶两个妃子都紧咬着不放,这些人是吃饱了太闲吗?
这么闲,怎么不去体验一下民间疾苦?
一个个在他面前蹦跶得这么欢快。
果然这一阵吼,让那些大臣们纷纷缩了缩脖子,有气无力的道:“臣等不敢。”
让安仁帝做一个出尔反尔的君王,他们可没有这本事。
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皇上既然把这圣旨都颁了出去,收回的可能性那是极小的。
现在不过是尽他们这些做大臣该尽的劝谏之责,能劝成安仁帝收回圣旨,那自然是最好。
不能?那就在皇上面前刷刷存在感就罢了。
那些只想刷存在感的大臣,一见安仁帝怒了,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了。
可几名言官却丝毫不退怯。
要知道,大周言官有风闻奏事之权,不必真凭实据,只要道听途说,有违大周律法例律,就可弹劾某人。
即便君王,他们也可以弹劾!
就算是一位明君,也无法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犯错,无法保证子孙不犯错,言官们的劝谏便是对皇权起到监察和约束,从根本上维护江山的稳固。
正因为开朝以来,给了言官这样的权力,历来才有那么多言官在帝王失德之时,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劝谏。
“皇上,自古以来,哪个王爷册立过两位正妃?皇上此举,实在是与例律不符,更是与国法不符!”言官们依旧慷慨陈词,丝毫不因为安仁帝那阴沉的脸色,而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