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做个人不行吗?(还债10/394)
金幼孜等人就恨杨少峰不死。

  对于胡广来说,原本把杨少峰弄去边市城,是打算借着鞑靼人的手除掉杨少峰的,却不曾想,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边市城那个比小县城还小的城池,已经扩张成堪比洛阳和长安的巨型大城。

  而最该死的杨少峰不仅没有被人给宰掉,据说那些鞑靼人和瓦剌人还把杨癫疯视为长生天降下来的智者一般崇拜。

  这不是欺负人么?

  凭什么我等在顺天府提心吊胆的当个官,你杨癫疯就能在边市城那里悠哉悠哉的当咸鱼?这还有天理么?

  问题是,这个世界上哪儿来的那么多天理?

  如果胡广等人去边市城里面转上一圈,大概就能知道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了。

  为什么当初在一开始准备扩建边市城的时候就选择了西北角那边的空地?

  因为对于杨少峰这种穿越者来说,如果不好好炒做一番学区房的概念,那就算自己当年给银行的利息白交了学费!

  大量的房子围着学堂盖好之后,杨少峰就暗中让人放出了风声,说是从永乐十五年开始,学堂的招生计划会进行一次大的改变。

  首先就是抛出了先生不足的借口,然后就放出风声,说招生会优先考虑到在学堂附近的居民,然后再会慢慢向外招生。

  这种狗倒灶的消息一出,顿时就引得越来越多的鞑靼人和瓦剌人想要进入边市城生活甚至定居。

  至于牛羊放牧之类的事,有孩子上学重要吗?

  就连阿鲁台和马哈木三兄弟都在为了草原的新风向而头疼各个部族的大佬们都想往边市城里挤,普通牧民除了玩命的养羊薅羊毛,也是想往边市城里挤,而且这些人都以自家孩子在学堂读书为荣。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鸟样的?原本不是讲究以拳头为尊么,如今居然变得以读书为荣了?

  如果再这么下去,估计用不了几年的时间,草原上的牧民就再也不是当初的牧民了,就算自己打算起兵南下,估计也不会有人愿意跟随自己。

  然而感叹始终就是感叹。

  三座卫星式小城的建设速度比之边市城的建设速度要快得多,但是真正等到跟原本的边市城规模差不多的小城建好之后,阿鲁台等人又觉得这三座小城太小了些,就连住的地方都不如边市城的大城舒坦。

  再然后,阿鲁台和马哈木等人就觉得去他娘的战争吧,什么一统草原唯我独尊之类的话都是扯蛋,就算是真正的能够统一草原,难道还能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