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抗倭准备中
 智杰和尚虽然以前在江湖上行走,后来在少林寺修身养性,但他对这样的人情世故和道理倒不是琢磨的很透。他只是看着秦厉那一脸郑重的表情,听着秦厉一口一个贤侄叫的那个亲热感觉可笑。呵呵!这秦厉秦大人才多大年龄呀,可那胡海朗都四十岁了,他愣是这样叫,并且叫的一点儿都不脸红。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呐。

  就这样,秦厉领着一千棍僧在望江楼的搭建了营帐,算是安顿下来。

  几天以后,余大猷,徐渭,还有二十个特种兵,以及秦厉的那七百私兵全部来到了江宁镇,和秦厉会和。

  有了一次和倭寇正面作战的经验,秦厉对倭寇的行动也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

  和徐渭简单商议之后,二人都是感觉和倭寇作战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躁。来江宁镇闹腾的一百倭寇全部完蛋,并且死无全尸,这必然会对很多地方的倭寇造成一个冲击。想来经过了这一次,倭寇会安定一段时间。

  倭寇安定了,你便发现不了他们的行踪,可能窝藏在沿海的某一个地方,或是直接回了海上。回到海上,这可就无能为力了。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倭寇的变化。

  当然了,秦厉这次来东南沿海秦厉不但是要剿灭了在东南沿海的倭寇,而且按照秦厉的想法,他是要准备打到倭寇的老巢倭国去。倭国是海上的一个小岛,打到那里是必须要坐船的。

  好在有利玛窦在,这家伙简直是个万事通,不但对枪炮很有研究,在造船上也有一定的造诣。秦厉临从京城出来的时候,嘉靖皇帝给了他很多银子,这些银子干脆就用来雇佣工匠,采集材料,造船。

  一切安顿好之后,秦厉便闲下来。

  整日里除了看智杰和尚训练棍僧,余大猷训练那七百私兵,便是无所事事了。

  至于这些人的一应用度全部交到了胡海朗手上,胡海朗做的井井有条。还有徐渭在参详着,把握着整体,秦厉更是成了甩手掌柜。

  几日之前,戚继光来了江宁镇。戚继光是早和秦厉相识,并且对秦厉佩服的五体投地,看到秦厉在江宁镇的举动,戚继光对秦厉又是大拍了一番马屁。

  不得不说戚继光经过了在沿海这两年多的历练成熟了很多。在临走的时候,戚继光放下话,只要是秦老大但有驱使,他戚继光定然万死不辞。

  虽然说戚继光现在是胡宗宪手下的一个将军了,但戚继光说的很清楚,有了秦厉在,他戚继光就是秦厉的人,至于胡宗宪嘛,呵呵!别看他是他的顶头上司,那也是要靠边站的。

  戚继光刚走,卢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