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欣然而往
这是要去解救东南沿海的百姓,他们都兴奋不已。
是呀,人活着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为百姓们做些事情,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的生活那才是最大的价值哩。
一行队伍从嵩山上下来,一路向南,一刻不停的赶往浙江。
算起来秦厉在河南嵩山耽误了两日,这两日余大猷率领着秦厉的那些私兵早已赶出了两百多里路。两百多里的路程是断然赶不上了。况且,余大猷的队伍是骑马,可是这些棍僧却是个个步行。
不管怎么说,必须要抓紧。浙江巡抚胡宗宪给朝廷送上去的可是急报。那是刻不容缓的。可能余大猷和秦厉他们早去一天,沿海一带就会有一个村庄不会被倭寇们破坏,多少百姓就可能保住了性命。
说救人如救火,其实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
一路无话,这一日便进入了浙江南部。
这里距离沿海其实已经很近了。现在虽然是七月的天气了,但浙江的天气却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炎热。空气中渗透着湿润的雨气。正值雨季,沿海之地十天里是有九天要下雨,并且在一天里,也不知道要下多少场雨。
秦厉虽然是是南直隶保定府人,但很多时候在扬州居住。对南方的气候早已非常熟悉,也非常适应。周帆也很不错,这一路下来身体康健的很。倒是那小李飞刀李欢,前几日精神明显倦怠了很多。也难怪了,这家伙自幼生长在山东,后来虽说闯荡江湖,游历过不少地方,但那些地方却都是在北方。他对南方这种湿润的气候很不适应。
但不得不说这家伙的意志力很顽强,他愣是硬挺着坚持到了这里,并且眼看着他的身体越来越好起来。
至于智杰和他率领的那一千棍僧,都是身强体健之人,他们中很少出现身体不适的。即使有,也很快的便好起来,适应了这南方的多雨多湿的天气。
进入浙江后没有几日,秦厉就接到了前方余大猷来的信。余大猷现在已经见到了浙江巡抚胡宗宪。说来胡宗宪本来是坐镇杭州的。可因为倭寇作乱,他竟然身先士卒,亲自去了沿海前线。余大猷是在一个叫荆汤浦的小镇上见到的胡宗宪。
此时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正在如火如荼中。可能这个季节正是倭寇泛滥,打算要在大明狠狠抢掠一把,然后他们回家过冬的。总之倭寇几乎无时不在。最可恨的是倭寇并不是在一起,而是分成了很多股,胡宗宪让戚继光,卢镗等人各自率领着人马分守在各处击败倭寇。,胡宗宪甚至也亲自率领着一帮人马抗击倭寇。
怎奈倭寇很多,并且很不集中。刚刚赶跑了或是杀死了这里的倭寇,那里的便又来了。
是呀,人活着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为百姓们做些事情,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的生活那才是最大的价值哩。
一行队伍从嵩山上下来,一路向南,一刻不停的赶往浙江。
算起来秦厉在河南嵩山耽误了两日,这两日余大猷率领着秦厉的那些私兵早已赶出了两百多里路。两百多里的路程是断然赶不上了。况且,余大猷的队伍是骑马,可是这些棍僧却是个个步行。
不管怎么说,必须要抓紧。浙江巡抚胡宗宪给朝廷送上去的可是急报。那是刻不容缓的。可能余大猷和秦厉他们早去一天,沿海一带就会有一个村庄不会被倭寇们破坏,多少百姓就可能保住了性命。
说救人如救火,其实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
一路无话,这一日便进入了浙江南部。
这里距离沿海其实已经很近了。现在虽然是七月的天气了,但浙江的天气却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炎热。空气中渗透着湿润的雨气。正值雨季,沿海之地十天里是有九天要下雨,并且在一天里,也不知道要下多少场雨。
秦厉虽然是是南直隶保定府人,但很多时候在扬州居住。对南方的气候早已非常熟悉,也非常适应。周帆也很不错,这一路下来身体康健的很。倒是那小李飞刀李欢,前几日精神明显倦怠了很多。也难怪了,这家伙自幼生长在山东,后来虽说闯荡江湖,游历过不少地方,但那些地方却都是在北方。他对南方这种湿润的气候很不适应。
但不得不说这家伙的意志力很顽强,他愣是硬挺着坚持到了这里,并且眼看着他的身体越来越好起来。
至于智杰和他率领的那一千棍僧,都是身强体健之人,他们中很少出现身体不适的。即使有,也很快的便好起来,适应了这南方的多雨多湿的天气。
进入浙江后没有几日,秦厉就接到了前方余大猷来的信。余大猷现在已经见到了浙江巡抚胡宗宪。说来胡宗宪本来是坐镇杭州的。可因为倭寇作乱,他竟然身先士卒,亲自去了沿海前线。余大猷是在一个叫荆汤浦的小镇上见到的胡宗宪。
此时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正在如火如荼中。可能这个季节正是倭寇泛滥,打算要在大明狠狠抢掠一把,然后他们回家过冬的。总之倭寇几乎无时不在。最可恨的是倭寇并不是在一起,而是分成了很多股,胡宗宪让戚继光,卢镗等人各自率领着人马分守在各处击败倭寇。,胡宗宪甚至也亲自率领着一帮人马抗击倭寇。
怎奈倭寇很多,并且很不集中。刚刚赶跑了或是杀死了这里的倭寇,那里的便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