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战记第三章爆肏蒙后
�个因素,就是他的母亲。

  事实上,从小在蒙古长大,几乎已经蒙化的郭靖,从部落英勇的小男孩成长

  成指挥一方的蒙军将领,最终却转变成了一个抗蒙的民间义士。

  这么大的转变,离不开郭靖母亲的教育。

  郭靖的时代,是汉民族又一次遭遇屈辱的时代。

  自视甚高的汉人,一贯瞧不起周边的民族,轻蔑地贬低别人为蛮夷。

  正是这些蛮夷,打得汉人落花流水,不得不割地纳贡求和。

  屈辱的现实,使得汉人加激进和极端,他们在嘴巴上不认输,继续变本加

  厉地诋毁敌人,否定别人的一切,私底下每个人无不慷慨激扬表示要北伐,恢复

  中原,人人皆愿为国捐躯。

  但一旦面对他们口中蛮夷强大的军事压力,亡国灭种的恐慌又会在全民中蔓

  延,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妥协,甚至有不少人变节投敌,完全将先前那份慷慨激扬

  丢到爪哇国,毫无廉耻地当起汉奸。

  在这种环境下,人人皆认为气节很重要,男人自然不能变节投敌,女人则要

  从一而终。

  汉人的性观念也就由汉唐的宽容开放走入了宋以来的保守。

  郭靖的母亲没有读过书,不知道什么大道理,她只是按照风俗习惯,出嫁前

  听父亲的,出嫁后听丈夫的。

  丈夫是抗金的义士,丈夫牺牲后,她把对丈夫的爱都转移到了儿子身上。

  丈夫平常的行为,思想,观念,她一个不落的灌输给小郭靖。

  丈夫对蛮夷的胡人非常不屑,像所有激进的汉族男人一样,这个老郭也是非

  常抵制胡人,凡是汉人的,都是好的,要保持;凡是胡人的,都是坏的,不能接

  受。

  郭母不像丈夫那样瞧不起胡人,但对她来说,对错与否,只有一个标准,那

  就是丈夫的判定。

  既然丈夫不接受胡人风俗,那她就要求儿子不能按胡人风俗来。

  这样,可怜的小郭靖在美好的少年时光就错过了很美丽的蒙古少女。

  母亲的教育让郭靖不要忘记民族根本,但没有黄蓉,郭靖还不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