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时间并不存在?
��向均匀地流动,由古而今、奔向未来……

  可是,这种感觉,正如古人觉得地球看起来是平的、旭日星辰看起来在围着地球转一样,只是偏见而已。

  从爱因斯坦开始,物理学家就一经发现客观世界时间的样子,与人类感知到时间的样子,是截然不同的。到了今天,我们甚至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根本不存在……”

  开头的引言,就很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没什么物理基础的人,都能看懂,但结论却足够惊世骇俗:

  时间并不客观存在,那只是人类为了认识世界所设定的一个人为变量。

  然后,在论证阶段,顾玩第一章就引用到了他参与到的铯原子钟项目,非常切题,还让书显得很有说服力,一看就是一线搞工程实践的人写出来的,能够让读者对“你又不是权威人士、凭什么写这方面的科普”的质疑,被尽可能消弭掉。

  “宇宙中有同一时间么?没有,基于爱因斯坦以来的基本物理学,你看到我、听到我,其实不是现在的我,而是要减去光从我这儿传播到你那儿的时间。

  你看到的距离地球四光年外的比邻星,是四年前的比邻星。你收到的gps卫星的铯原子钟计时,是30毫秒之前的计时。

  相对论告诉我们,时间和空间是不能分开讨论的,每一个时间,都应该对应一个具体的空间位置,再来谈‘现在’,所以宇宙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现在’。

  我们在低速环境语境中的‘现在’的有效范围,取决于精度。如果精度是纳秒,‘现在’对应的有效空间就只有几米,如果精度是毫秒级,‘现在’对应的有效空间能有几千公里……”

  顾玩写的只是大纲,一个骨架,还有很多论证和例子没填充进去。

  所以麻依依看到这一部分,虽然觉得有点颠覆,但还能理解,而且条理很清晰:

  对应古人朴素世界观的时间观,也就是“时间是均匀、普遍流逝的”这一错觉,“均匀”和“普遍”这两个点,已经非常通俗易懂地被打破了。

  剩下的,就是打破对“流逝”的错觉。

  “时间,难道不是‘流逝’的么?这一点都能杠?”麻依依觉得自己已经渐渐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