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科教GE命的曙光
r />   其他一些同样以优等生自居、但说不出这些行规的同学,就有些不服,也想显摆一下见识,便逗哏道:“影响因子5.0的期刊固然难得,但是跟顾哥之前发过的论文相比,也不值一提吧?

  听说顾哥暑假里那篇论文,可是被那个学术打假的袁车子撕逼上了电视的,最后袁车子还灰头土脸服输了。那篇文章被sci库期刊引用超过50次了吧?连两大神刊《科学》《自然》上的引用都有4次了。”

  听了这些起哄,陈刚便有些不快。

  他虽然知道自己写不出来顾玩那样的论文,但自忖至少是看客里最牛逼的,怎容得别人指手画脚质疑他?

  他对自己的定位,就好比《北斗神拳》和《七龙珠》里那些旁观的“高手”,下场打是不行的,但解说绝对是最权威的。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反击:“引用只是一个参考,不能完全说明成果的优劣。顾玩同学暑假里那个论文,只是结论重要,研究方法上并不见多么高深的设计。说不定,还是这次的新成果更见功力。”

  他这话是不错的,顾玩测定最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时,学界都是“承认结果很重要,但嫉妒他运气好捡便宜了”。

  就好比要是南极考察站有个测量员,测到了一次地球上最低的温度,那绝对是可以发表一篇牛逼论文的。但谁都不会觉得那个测量员水平多好,只是人家待在南极做日常工作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史上最冷天气呢。

  此天存之,非战之功也。

  陈刚正在那儿分说,期刊已经传阅到了他手上。

  之前已经有十几个同学拿着看过了,不过每个人都只看了几秒钟。

  主要是大一上学期的“大学物理”,还没上到相对论部分呢,所以其他人完全看不懂,只是看个热闹,数一数顾玩这篇论文什么题材的、有多少字篇幅。

  陈刚却是已经通过了大雾上和大雾下的,在物理学水平上有大二学生的水准,所以看了一会儿之后,就陷进去了。

  他发现,每一个具体知识点,他都懂。每一个公式,他也知道。

  但是,他肯定从来没想过,这些公式可以这样串联起来、耦合解决一个工程问题。

  “什么?gps导航卫星的时钟预校准,居然只要用到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公式,就能求出来了?而这个问题,卫星设计部门和卫星时钟设计部门在子系统整合的时候,居然没想到这个盲区?

  原来,仅仅靠粗浅到不能再粗浅的相对论知识,就能发表一篇《东方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