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飞翔的文明
  黎志强是信息重建工程专家。所以他申请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四百东后,“天狼星一耸,才能到达比邻星。

  在此期间。黎志强与另外二百三十九名科学家组成的二十个十二人团队将轮番工作,每个团队分十个周期工作二十年,即每次持续工作两年。随即就进入冬眠舱沉睡三十八年。直到下次被唤醒。人在沉睡中的身体老化速度仅为正常情况下的:十分之一,所以四百年的航行对二百四十名科学家来说只相当于三十九年。一切顺利的话,到达比邻星的时候,黎志强刚好一百二十岁。对于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一百八十岁。而且能够用克隆技术保持青春的现代人来说,一百二十岁并不算老。甚至还得等十年才能申请养老金。到了这个时候,“天狼星一号”将进入比邻星唯一的行星,用信息重建机接收来自地球的先进设备。特别是能够准确进行人体重建的信息重建机,然后根据情况,花十年时间建立空间殖民地或者基于行星表面的殖民地。

  到这个时候,黎志强才能申请退休养老。

  也就是说,由信息重建系统建立起来的跨空间信息交换系统将取代宇宙飞船,让人类文明在已经到达的宇雷空间内自由转移,自冉活动,也就为人类在整个宇宙空间进行扩张与殖民打下了基础。

  黎志强是科学家,不是科幻作家。

  虽然在已经到达的空间内,依靠信息重建系统能够实现“即时旅行”但是在没有到达的空间,人类的步伐仍然非常缓慢。

  原因很简单,量子技术并没有突破相对论的制约,也没有否决相对论。

  量子理论实际上只能用在微观层面上,而宏观尺度上仍然得受相对论制约。

  也就是说,光速仍然是宏观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天狼星一号”的质能转换推进器实际上是一台通过生产与捕捉反物质并且建立能量闭循环系统将质量转换成能量,并且由其产生推力的宇宙发动机,而这已经是相对论之下最先进的发动机了。即便不考虑其他因素,这台发动机也最多只能将宇宙飞船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

  对浩淼的宇宙来说,这个速度比龟爬还要慢。

  可以说,人类文明得到了升华,却仍然受到了限制。要想在宏观尺度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得突破相对论的限制!

  毫无疑问,这得依靠第三次科技大爆发。

  不管怎么说,对人类文明而言,能够在四百年后到达比邻星,并且在距离最近的恒星系里建立殖民地,这绝对是意义重大的一步,这就好比一百多万年前、第一个原始人走出非洲丛林,这就好比十万年前、第一个现代人走出非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