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政治决定战争
放弃小安德列斯群岛之后,在共和国海军北上进入加勒比海的时候竟然没有做任何抵抗,甚至连象征性的骚扰也没有。虽然美国当局公布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鼓动波多黎各人为美国而战,但是这些措施都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归根结底,美军缺乏战斗力是因为缺乏有经验的军人,缺少足够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守住波多黎各的关键不是有多少地面部队,也不是能够动用多少战斗机,而是能不能掌握制海权,把共和国军队挡在千里之外。
美国海军都退却了,留在岛上的陆战队与陆军能有多大的作为?
不看别的,这个观点没有错。
孤岛难守,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守住过一座孤岛,而且守军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要付出比进攻方更加惨烈的代价。100多年前,美国打赢了太平洋战争,非常清楚守卫孤岛的难度有多大。
问题是,共和国当局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战争的政治特性往往会对战争本身产生很大的影响。就拿100多年前的太平洋战争来说,在必败无疑的情况下,日军在硫黄岛上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让志得满满的美军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从而对美国的战略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让美国当局在考虑该如何结束这场战争的时候,不得不放弃登陆日本本土的打算。虽然两枚原子弹给日本留下了永久的伤痛,但是比起美军登陆对日本造成的破坏,这点损失根本算不了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大军临境的情况下,美国当局必须考虑本土作战。
对美国来说,最好的结果无非是在本土变成战场之前结束战争。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像当年的日本,在本土外围防线上打出点样子来,让共和国军队尝到苦头,也让共和国当局放弃登陆美国本土的打算。
毫无疑问,波多黎各是美国当局最后的选择。
如果守不住波多黎各,美国就将失去做最后挣扎的机会。说得直接一点,共和国军队攻打波多黎各的目的是为了给犹太人一个交代。接下来,共和国就将进军古巴,用成千上万的轰炸机,以及数以亿计的炸弹将美国变成焦土。就算美国能够坚持到最后,迫使共和国打地面战,在本土成为废墟的情况下,美军的战斗力也不会强到哪里去。到时候,不但会被炸回石器时代,还要遭受惨重的人员损失。
美国没有退路,也没有其他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低估美军死守波多黎各是共和国高层犯的低级错误。
战略层面的低估,带来的就是战术准备方面的严重不足。
虽然在陆战队登上波多黎各之前,共和国海军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前期火力准备,光是出动的战机就超过�
美国海军都退却了,留在岛上的陆战队与陆军能有多大的作为?
不看别的,这个观点没有错。
孤岛难守,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守住过一座孤岛,而且守军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要付出比进攻方更加惨烈的代价。100多年前,美国打赢了太平洋战争,非常清楚守卫孤岛的难度有多大。
问题是,共和国当局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战争的政治特性往往会对战争本身产生很大的影响。就拿100多年前的太平洋战争来说,在必败无疑的情况下,日军在硫黄岛上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让志得满满的美军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从而对美国的战略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让美国当局在考虑该如何结束这场战争的时候,不得不放弃登陆日本本土的打算。虽然两枚原子弹给日本留下了永久的伤痛,但是比起美军登陆对日本造成的破坏,这点损失根本算不了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大军临境的情况下,美国当局必须考虑本土作战。
对美国来说,最好的结果无非是在本土变成战场之前结束战争。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像当年的日本,在本土外围防线上打出点样子来,让共和国军队尝到苦头,也让共和国当局放弃登陆美国本土的打算。
毫无疑问,波多黎各是美国当局最后的选择。
如果守不住波多黎各,美国就将失去做最后挣扎的机会。说得直接一点,共和国军队攻打波多黎各的目的是为了给犹太人一个交代。接下来,共和国就将进军古巴,用成千上万的轰炸机,以及数以亿计的炸弹将美国变成焦土。就算美国能够坚持到最后,迫使共和国打地面战,在本土成为废墟的情况下,美军的战斗力也不会强到哪里去。到时候,不但会被炸回石器时代,还要遭受惨重的人员损失。
美国没有退路,也没有其他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低估美军死守波多黎各是共和国高层犯的低级错误。
战略层面的低估,带来的就是战术准备方面的严重不足。
虽然在陆战队登上波多黎各之前,共和国海军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前期火力准备,光是出动的战机就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