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关键问题
��。当然,这与汉人的情况非常相似,比如生活在北方的汉人与生活在南方的汉人就有很大区别。问题是,两千多年来,汉人基本上都在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即便有过分裂,也很难持久,更没有形成无法愈合的裂痕。阿拉伯人历史上的辉煌时期非常短暂,即便是当初的阿拉伯帝国,存在的时间也不足以抹平文化上的差异。
说得直接一点,联系阿拉伯人的不是民族内在文化,而是宗教信仰,即伊斯兰教。
站到宗教层面上,问题就复杂得多了。要知道,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可不仅仅是阿拉伯国家,也不仅仅分布在中东地区。以人口计算,印度尼西亚才是最大的伊斯兰国家。以国土面积计算,沙特阿拉伯才是最大的伊斯兰国家,以综合实力计算,巴基斯坦才是最强大的伊斯兰国家。也就是说,如果以宗教为准,伊斯兰教是仅次于基督教的第二大宗教。在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世界倒下后,如果让伊斯兰世界发展壮大,那么建立在以儒家文化上的东方文明必然遇到更加严峻的挑战。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共和国不能阻止伊斯兰世界成为一股统一的力量,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就将失去意义。
保留以色列,正是阻止伊斯兰文明复兴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共和国与美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即都是为了阻止伊斯兰文明再度扩张。
当然,这种文化意识上的认识,还达不到政治高度。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不管共和国当局是否愿意采纳阿根廷的建议,都得在战争结束前让以色列消失,不然战争就不会结束,至少不会以对共和国最有利的方式结束。作为国家领导人,裴承毅也不可能为了一个谁也无法肯定的目的而让成千上万的共和国军人冒险,更没有理由因此让共和国公民再忍受几年的战争煎熬。
问题是,集约集团不是战争的唯一主导方。
即便共和国当局完全不用考虑美国的影响,也得考虑欧洲的意愿。
可以说,俄罗斯战败后,在决定以色列命运的问题上,欧洲就取代了美国,成为了犹太人的代言人。
最初的时候,欧洲坚决反对铲除以色列。
当然,这个态度没有坚持多久,随着共和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大获全胜,加上俄罗斯惨败的教训,欧洲主动让步,将重点放在如何保护犹太人的利益,而不是保护以色列上。这也就有了后面的谈判,即在战争结束之后,如何安置上千万犹太人。
可想而知,谈判肯定不顺利。
直到2062年初,随着共和国海军在佛得角群岛海战中大获全胜,一举夺取了南大西洋的制海权,打开了进军北大西洋的大门,�
说得直接一点,联系阿拉伯人的不是民族内在文化,而是宗教信仰,即伊斯兰教。
站到宗教层面上,问题就复杂得多了。要知道,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可不仅仅是阿拉伯国家,也不仅仅分布在中东地区。以人口计算,印度尼西亚才是最大的伊斯兰国家。以国土面积计算,沙特阿拉伯才是最大的伊斯兰国家,以综合实力计算,巴基斯坦才是最强大的伊斯兰国家。也就是说,如果以宗教为准,伊斯兰教是仅次于基督教的第二大宗教。在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世界倒下后,如果让伊斯兰世界发展壮大,那么建立在以儒家文化上的东方文明必然遇到更加严峻的挑战。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共和国不能阻止伊斯兰世界成为一股统一的力量,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就将失去意义。
保留以色列,正是阻止伊斯兰文明复兴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共和国与美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即都是为了阻止伊斯兰文明再度扩张。
当然,这种文化意识上的认识,还达不到政治高度。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不管共和国当局是否愿意采纳阿根廷的建议,都得在战争结束前让以色列消失,不然战争就不会结束,至少不会以对共和国最有利的方式结束。作为国家领导人,裴承毅也不可能为了一个谁也无法肯定的目的而让成千上万的共和国军人冒险,更没有理由因此让共和国公民再忍受几年的战争煎熬。
问题是,集约集团不是战争的唯一主导方。
即便共和国当局完全不用考虑美国的影响,也得考虑欧洲的意愿。
可以说,俄罗斯战败后,在决定以色列命运的问题上,欧洲就取代了美国,成为了犹太人的代言人。
最初的时候,欧洲坚决反对铲除以色列。
当然,这个态度没有坚持多久,随着共和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大获全胜,加上俄罗斯惨败的教训,欧洲主动让步,将重点放在如何保护犹太人的利益,而不是保护以色列上。这也就有了后面的谈判,即在战争结束之后,如何安置上千万犹太人。
可想而知,谈判肯定不顺利。
直到2062年初,随着共和国海军在佛得角群岛海战中大获全胜,一举夺取了南大西洋的制海权,打开了进军北大西洋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