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击即溃
�火,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虽然美军新式主力舰也配备了强大的防御系统,还针对“长滩”级主力舰在战斗中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增强了防护能力,但是在大口径电磁炮使用的穿甲弹面前,任何被动防护都形同虚设。从理论上讲,不需要像900千克级与2000磅级电磁炮,即便是450千克级与1000磅级电磁炮,就能用穿甲弹击穿任何一艘战舰上的装甲。在不降低战舰其他作战性呢感的前提下,要想挡住450千克级或者1000磅级穿甲弹,至少需要将战舰的排水量提高到50万吨以上。显然,这是很不现实的事情。

  事实上,在这场海战中,共和国海军的辅助舰艇也参加了战斗。

  虽然按照共和国当局公布的战报,在当天晚上的战斗中,只有主力舰参战,舰队里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只参与了防御性战斗,没有向美军舰队开火,但是从美国海军的一些作战记录来看,当时共和国海军舰队里肯定有部分巡洋舰与驱逐舰参战,而且用450千克级穿甲弹击中过美军战舰。从战后在交战海域找到的美军战舰残骸来看,确实有不少450千克级穿甲弹击中了美军战舰。甚至可以说,半数以上美军战舰沉没的直接原因与900千克级穿甲弹无关,而是由450千克级穿甲弹造成的。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随着技术进步,主力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说得直接一点,那些动辄十多万吨的超大型战舰在战场上的作用是否顶得上那些小了好几圈,排水量只有几万吨的普通战舰呢?

  单纯从作战使用来看,如果能够解决射程问题,在不考虑战舰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的情况下,15万吨级的主力舰的作战使用范围不会比25000吨级的巡洋舰大多少,可以说主力舰能对付的目标,巡洋舰都能对付。

  这就是关键所在,有必要建造那么多的主力舰吗?

  虽然在实战中,主力舰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一支由巡洋舰担纲的舰队肯定不是主力舰队的对手,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主力舰出手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可以通过增强辅助战舰来提高舰队的战斗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主力舰只是一种在1%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的象征性的战舰。

  这场海战后半段的战斗正好证明了这个问题。

  冲在最前面的第61舰队遭到重创之后,美军立即发现,共和国舰队的火力强度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料,即便集中第62舰队与第63舰队的全部火力,也不见得能够获得优势,更别说还有一支共和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没有参战。

  在打不过对手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撤退。

  这时候,美国海军留在后面的航空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