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走向决战
�掩护北大西洋航线。只要能够让共和国陆军的主力部队到达纽芬兰岛,即便仍然需要经斯科舍半岛南下,也没有任何天然障碍能挡住共和国陆军的前进步伐。更重要的是,从纽芬兰岛南下,能够直接攻占加拿大与美国最核心的东部地区,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取得大战的最后胜利。

  总的来说,陆军也想单干。

  毫无疑问,这种“单打独斗”的想法,让陆军的战争计划充满了问题。

  暂且不说陆军有没有能力在不依靠海军的情况下跨过北大西洋,占领纽芬兰岛,以及这个进军行动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仅拿控制英国来说,如果法德意等欧洲大陆国家不赞成共和国陆军强行攻打英国,而英国当局由没有较高觉悟的话,共和国陆军的进军行动就将成为中欧翻脸的导火索。即便退一万步,英国愿意在美国之前退出战争,而且以投降的方式退出战争,英国当局也会在投降的方式上做文章,欧洲大陆国家也不会袖手旁观,比如法德意肯定希望英国向欧洲集体安全组织投降,而不是向共和国投降。哪怕再理想一些,英国愿意向共和国投降,也会花不少时间进行谈判。

  对共和国当局来说,当前最要紧的就是缩短战争时间。

  虽然从战场表现来看,共和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印证,即共和国拥有远远超过美国的战争实力,但是对于共和国来说,已经持续4年的大战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场战争。更重要的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40多年间,共和国参与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战争与冲突,其中动用兵力超过10万的大规模局部战争就超过了10次,平均不到4年一次。相对应的,美国在这40多年间参与的战争与冲突只有共和国的一半,卷入的大规模战争也只有6场,而且大都在2030年之前,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20年间,美国直接卷入的大规模战争只有一次。过于频繁的对外战争,既锻炼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又让共和国国内的厌战情绪非常普遍。虽然在国家与民族使命的感召之下,加上对战争具有更大包容能力的文化思想,在大战初期,共和国军民的表现比美国好得多,但是4年下来,共和国国内的厌战情绪已经开始抬头,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也成了主要内部矛盾。

  别的不说,到2061年底,共和国的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战争孤儿就多达12万。要知道,由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战争孤儿只占总数的三成左右。也就是说,4年间,共和国多出了40万因为战争而失去父母的孤儿!可以说,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要知道,到2061年底,共和国的阵亡将士数量只有240万,而因战死亡与失踪的准军事人员还不到50万(比如商船上的海员、在交战地区活动的国民、驻外机构人员等)。

  从2060年开始,共和国当局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降低战争对国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