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西非战火
援助,8成由苏丹到乍得的横穿整个非洲大陆的公路线运输,而条物资运输线在尼日利亚境内的终点站就是迈杜古里。也就是说,除非喀麦隆军队攻入乍得,不然就只能通过占领迈杜古里来切断这条补给线。从整个战局来看,也只有切断这条补给线,才有可能赶在共和国击败印度之前,让喀麦隆击败尼日利亚。

  当然,迈杜古里战役的结果是喀麦隆军队没有能够在2035年过去之前取胜。

  在时间进入2036年之前,战场局势就发生了转变。考虑到印度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已经结束,在2035年12月份,美国军事顾问就让喀麦隆军队由攻转守,集中兵力守住曼达拉山。受此影响,到2036年初,也就是共和国通过“中非交通线”向尼日利亚提供更多的军事物资,并且帮助尼日利亚军队策划战略反击的时候,尼日利亚军队已经稳住了战线,并且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兵力优势。

  相对而言,尼日利亚军队的反击行动比喀麦隆军队的进攻行动迅速得多,也顺利得多。

  2036年2月22日,尼日利亚军队率先在曼达拉山南面,也就是贝鲁埃河河谷地区发起反击,将盘踞在塔拉巴州南部地区的喀麦隆军队赶了出去。紧接着,尼日利亚陆军的第一支战地部队在北面发起进攻,以跳跃进攻的方式,切割包围了近50万喀麦隆军队。因为尼日利亚的反击行动与共和国陆军低空突击部队的进攻战术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在战场上作战的很有可能是刚刚从印度撤下来的共和国军队。虽然这一猜测没有的到证实,也没有办法证实,但是有一点可以相信,那就是在印度战争结束之后,共和国开始裁军,将大批武器装备与战争物资无偿援助给了众多友好国家,这其中就包括尼日利亚,而且尼日利亚是最大的受益国。别的不说,在2036年第一季度,共和国就向尼日利亚提供了足够武装10个精锐陆军师,也就是相当于20万主力部队的重型武器装备,其中包括上百架垂直起降运输机,以及上千辆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当时共和国还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将400多架战斗机迈给了尼日利亚,并且允许裁退飞行员以雇佣兵的身份前往尼日利亚作战。得到如此巨大的军事援助之后,尼日利亚军队想不取胜都很困难。

  事实上,当时确实有外国军团在尼日利亚作战,只不过不是共和国的军队,而是苏丹的“西非派遣军”。

  2036年7月初,尼日利亚歼灭了境内的100多万喀麦隆军队,并且在月底的时候将战线推进到了战争爆发之前,也就是贝鲁埃尔河上游的加鲁阿。虽然尼日利亚军队还有继续向南推进的实力,但是受共和国的影响,尼日利亚军队没再继续进攻,而是在战争爆发前的停火线上停了下来。

  因为损失过于惨重,美国又没有足够多的剩余军事物资(当时连美军都没有多少主战武器装备),所以喀麦隆军队没有能力在尼日利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