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西非战火
�可以在没有海运支持的情况下,让至少2个战斗单位在西部非洲作战。如果能够加强该地区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即兴建更多的机场,就能让至少4个战斗单位在西非作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计划,以非洲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别说4个战斗单位,只要共和国陆军能够投入2个战斗单位,就能在半年之内扫荡整个西部非洲地区。

  非常可惜的是,从苏丹港到拉各斯的“中非干线”建设了12年,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都没有建成。正是受此影响,在大战的前两年,共和国陆军在非洲大陆战场上都没有太大的作为。准确的说,是在无法向前线投入主力作战部队的情况下,共和国当局只能选择性的忽视非洲战场,把重点放在基础建设上,即争取在时机成熟之前打通“中非干线”,为西非用兵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对美国来说,要做的除了继续加强海上封锁之外,还得设法破坏“中非干线”,让共和国军队无法从陆路进军西非地区。受此影响,在大战爆发的第一年(2058年),美国就策动喀麦隆参战,并且在大战的前两年集中兵力向乍得湖进军。此举一是为了控制曼达拉山(乍得湖就在曼达拉山北面),二是控制乍得。针对美国的行动,共和国除了向尼日利亚提供非常有限的援助之外,主要就是借助苏丹与乍得来抵挡喀麦隆军队的进攻。必须承认,极端贫穷落后使喀麦隆军队的战斗力大受影响,在2年多内都没有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甚至没有能够占领整个曼达拉山。

  这一局面持续到2060年的第二个季度,随着共和国陆军收拾了俄罗斯,有了足够充足的兵力,才出现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