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九分钟的战斗
  第九十六章 九分钟的战斗

  美军主动迎战,对共和国舰队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表面上看,美国海军可以充分利用航空兵在作战半径上的优势,即舰载战斗机在执行对海攻击任务时,最大作战半径基本在2000千米以上,加上射程超过500千米的远程反舰导弹,能够攻击2500千米外的敌舰,从而在与主力舰的战斗中,拥有先发制人与单方攻击的绝对优势。问题是,要想实现这一优势,却需要很多先决条件。暂且不说攻击前的搜索与侦察工作,仅就如何突破对方的空中防线来说,舰载战斗机在实战、特别是面对势均力敌的对手时,很难达到最大攻击距离。

  前面提到,共和国海军在战争爆发前花大力气开发出专门用于制空作战的j-22。有趣的是,共和国海军没有像以往那样,即开发一种与j-22搭配使用的多用途战斗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主要是j-22本身就不是重型制空战斗机,而是一种“专业空战飞机”,所以没有必要配备一种低档次的多用途战斗机。问题是,j-22肯定需要一种能够与之配合作战的多用途战斗机,不然就算夺得了制空权也无法利用制空权。受此影响,共和国海军决定在j-20与j-21(与j-20搭配使用的多用途战斗机)中选择一种,进行大规模改进,成为与j-22搭配的多用途战斗机。权衡利弊之后,共和国海军选择了机体更大、改进空间充足的j-20,而不是更加便宜的j-21。正是如此,共和国海军才能优先保证j-22的生产工作,用j-20来执行对地/海打击任务。

  受此影响,美国海军航空兵的作战效能大打折扣。

  根据美国海军的统计数据,j-22服役之后,也就是2058年底之后,美国海军航空兵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空战交换比由0.7降低到了0.3以下,即每损失1架战斗机,所能击落的敌方战斗机由0.7架减少到了0.3架,等于降低了六成。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攻击得手率也由72%降低到40%以下,降低了大约四成。如此一来,为了提高攻击得手率,除了需要投入更多的作战力量与护航力量之外,还得缩短攻击距离。这一点,在美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编制上体现得非常清楚。参战的是时候,美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联队中,只有一个制空战斗机大队,与之搭配的是两个多用途战斗机大队;到2059年初,制空战斗机的数量倍增、达到48架,多用途战斗机的数量却没有改变、仍然是48架;到2059年底,制空战斗机的数量提高到60架,多用途站多机的数量则降低到了24架。如果不是能够与j-22过招的f-1及时服役,恐怕美国海军会在2060年初取消所有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在航母上全部部署重型制空战斗机。

  相对而言,j-22带来的空战战术变革对战斗机的作战效能影响更加明确。

  虽然早在j-22诞生之前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