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全线反击
�列陆军的规模要小得多,只有6个主力战斗旅,而这些旅也在战争期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充。与那些在战争期间组建的部队相比,这些主力部队的地位明显高出许多,而且在任何战场上都是当之无愧的绝对主力。

  客观的讲,战争消耗的是兵力,打的却是主力。

  可以说,在任何战线上都有主力部队,如果没有主力部队,也就没有战线的说法。如此一来,要想在某一战线上取胜,就得想方设法的拼掉对方的主力部队,而消耗主力部队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其得不到休整,在接连不断的战斗中耗光有经验的战斗人员,使战斗力大幅度下降、甚至丧失作战能力。

  共和国陆军在中东战场上的反击行动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虽然中东战争比大陆战争晚了5个月才打响,而且美国从一开始就拉拢以色列与土耳其,还投入了数十万大军,但是西约集团联军的进攻行动并不顺畅,更谈不上顺利,主力部队不但损耗严重,官兵的士气也受到了影响。以2059年4月份的情况来看,中东战场上的美军与以军比大陆战场上的共和国陆军更需要休整,而且是充足的休整。为此,美国耗费重金在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修建了该地区规模最大的军事疗养中心,能够同时接待10万名官兵,还花钱从西班牙租下了巴利阿里群岛的梅诺卡岛,在岛上开办了几处专门为军人提供服务的疗养场所。按照美军的计划,休整工作将持续到2059年底,让中东战场上的10个主力师均得到充分休整。

  实际情况是,休整工作根本没有持续到2059年底。

  从2059年6份开始,集约集团联军就在中东战场上发起反击。充当主力的仍然是共和国陆军的6个战斗单位(当时共和国向中东地区派遣了4个战斗单位的补充兵力,只是这些部队被李东石打散,用来补充与加强6个战斗单位),提供协助与配合的是两伊军队与流亡到伊拉克的叙利亚军队,而库尔德斯坦的武装力量则负责敌后游击战。看上去,反击在整条战线上展开,没有重点可言。事实上,李东石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重点反击方向,而且共和国军队所在的地方就是主战场。

  当时,共和国军队的主要反击方向为叙利亚的代尔祖尔与伊拉克的摩苏尔。

  选择这两处反击地点的原因也很简单,反击开始前,战线基本保持在从底格里斯河上游的迪亚巴克尔到哈布尔河(幼发拉底河的支流)上游的卡米什利,再到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底格里斯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然后到哈布尔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交汇处,沿幼发拉底河到达海格莱尼耶,最终向西到达伊约边境线。由此可见,这条战线非常曲折,至少形成了两个突出部,即以摩苏尔为定点的北方突出部、以及以哈布尔河与幼发拉底河交汇处为顶点的中央突出部。再来看李东石安排的反击行动就能明白,针对摩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