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爆炸效应
共和国当局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更加小心谨慎。

  当然,从理论上讲,美军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害处远远大于好处。原因很简单,如果美军在战场上开了这个先河,共和国军队就有理由向太平洋上所有有美军驻扎的岛屿投下一枚战术核弹头,而且是真正的战术核弹头、而不是第五代战术核武器。即便这么做,不可能杀死岛上的所有美军,甚至无法对隐藏在距离地面数十米的地下工事里的美军构成伤害,但是肯定能够污染岛屿的地表与附近海域,使美军丧失活动能力,也使那些没有三防能力的运输舰船不敢靠近岛屿。换句话说,这么做,能够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所有岛屿要塞变成摆设,让共和国海军能够直取澳大利亚、甚至直接攻打美国本土。

  问题是,面对这种现实问题,共和国海军与陆战队不可能毫无准备。

  根据共和国海军的相关资料,“罗塔岛大爆炸”之后,海军下达的第一份文件就是让所有战舰接受三防检查,并且在检查期间,增加三防系统的防护级别。海军的第二份文件也与此有关,即所有正在建造与正在设计的战舰不但要全面加强抗辐射能力,还要恶劣条件下的抗沉能力提高一倍。按照这一标准,所有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战舰均能抵抗10千米以内的由100万吨级核弹头在1500米的高空爆炸引发的海洋灾难,或者抵抗20千米处,由50万吨级核弹头在海面下爆炸引发的海洋灾难。可以说,这一要求非常高,必然会对战舰的设计与建造造成巨大影响。

  与海军一样,陆战队也做了类似的工作。按照陆战队司令部下达的命令,不但立即向前线部队运送了单兵三防装备、让所有部署在前线的主战平台均接受了三防检查,还对所有正在制造的、以及正在设计的装备提出了新的三防要求。拿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来说,除了必须顶住100万吨级核弹头在10千米外空爆产生的辐射与高温高压之外,还必须具备在核爆之后15分钟到达爆炸中心投影点,并且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可以说,仅此一点,就让陆战队的所有重型装备都得接受改进。

  可以说,当时连共和国陆军都吓了一跳。

  如果说战术核武器对谁的影响最大的话,那肯定是陆军,而不是海军。要知道,在美军制造“罗塔岛大爆炸”的时候,共和国陆军已经在大陆战场上走向胜利,分南北两路进军的数百万大军不但扫荡了大半个乌克兰,还将兵锋指向了莫斯科。按照袁晨皓的估计,只要能够在2059年的夏季占领莫斯科周郊的梁赞、图拉、弗拉基米尔、雅罗斯拉夫尔等地,欧盟就将在秋天到来之前参战,而俄罗斯也将在2059年底的寒风中走到尽头。真要如此,在东欧平原上的共和国大军最需要考虑的就是俄军埋在战场上的核弹头,特别是埋在占领区里的核弹头。要知道,如果俄军能够想办法在共和国的兵力集结点埋设1枚核弹头,哪怕只是1枚当量为15000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