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正规战术
��进行拦截。

  由此可见,避免遭到攻击,延长卫星的工作寿命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有很多办法。

  事实上,开战后,共和国天军与美国天军都在按照计划行动,即根据其他军兵种的作战需求,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方式发射特定的小型军事卫星,以完成特定的任务,比如收集战场情报。比如在2059年1月2日,共和国天军一口气发射了10多颗小型军事卫星,其中一颗在被击落前从中美洲地区上空通过(最后在加勒比海上空被部署在波多黎各的美军地基高能激光器击落),拍下了正在巴拿马运河中航行,还没有进入太平洋的几艘“长滩”级主力舰。

  在5月7日中午(美国东部时间是凌晨),美国天军就从部署在太平洋中部吉尔伯特群岛东面的贝克岛附近的海上航天发射船上发射了2枚运载火箭,一口气将大约20颗小型军事卫星送上了好几条完全不同的绕地轨道,以此按照一定的间隔时间,从不同的方向通过琉球群岛。毋庸置疑,这些卫星都会被击落,而美军需要的,只是在其被击落之前,至少保证每个批次有一颗卫星能够到达琉球群岛上空,并且按照预定的程序派下与发回照片(接受照片的就是在附近海域活动的美军潜艇)。

  在接下来的12个小时内,美国天军的航天发射船又分两次发射了4枚运载火箭,将将近40枚小型军事卫星送上绕地轨道。由此可知,至少到7日22点之前(美军第三次发射小型军事卫星群),美军的侦察卫星都到达了琉球群岛上空,拍下与发送了照片,而且美军的情报部门根据照片判断出了第一主力舰队的行踪,不然美国天军没有理由发射。因为美国天军没有在5月8日凌晨4点,也就是应该进行第三次补网发射的时候采取行动,所以可以大致断定,第二次补网发射的小型军事卫星要么没能到达目标区域、要么没有能够发现第一主力舰队。

  也就是说,在5月8日凌晨的时候,美国天军跟丢了共和国海军的第一主力舰队。

  从第一主力舰队的航行速度计算,这时所在位置距离关岛不会超过2000千米,距离美军的海上基地也在3500千米左右。而具备海上起降能力的美军大型海上飞机的搜寻半径超过2500千米,而能够部署在海上基地上的大型侦察机的巡逻半径则在4500千米以上,所以第一主力舰队已经进入美国海军的搜索区域。更重要的是,利用美国天军在此之前掌握的信息,美国海军的侦察机可以有的放矢,而不是在茫茫大海上,茫无头绪的搜寻一支能够在10个时内航行1000千米的舰队。

  要知道,在使用被动探测设备(因为第一主力舰队距离共和国的海上基地与海军基地更近,所以美国海军的侦察机北上搜寻的时候,只能使用被动探测设备,如果使用发出电磁波的主动探测设备,很容易遭到共和国海军战斗机的攻击,别说完成侦察任务,飞回去的可能性都不大)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