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海上决战
�到达战场,即在共和国海军在失去绝对制海权之前,登上关岛。到这个时候,局面肯定会变得对美军非常不利,即美国海军铁定会丧失主动权。
不得不承认,为了在主要战场上争取到2个月,杜奇威几乎牺牲了半个美国陆军。
当然,如果美国海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扭转太平洋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并且由此走向胜利,别说牺牲半个陆军,就算把整个陆军赔进去,也不会吃大亏。
同样的道理,裴承毅在陆地战场上精打细算,也是为了在太平洋战场上发力。
要知道,到2058年底,共和国陆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300万,而且全是正规军,如果算上正在接受训练的预备部队(按照共和国陆军的制度,所有没有完成为期2个月的基础训练与为期3个月的战斗训练的部队都属于预备部队,而不是正规军)、以及由各地方政府按照战争动员法规与法令组建的地方民兵部队,共和国的地面部队总量已经超过500万,而且还在以每个月大约40万的速度递增。
由此可见,共和国陆军并不缺乏兵力。
武器装备方面,300万正规军都有基本主战武器,即战斗旅与炮兵旅齐装,支援旅则只有地面保障单位齐装。预备部队中,则只有少数肩负训练任务的部队配备了主战装备,而正在接受训练的都没有配备主战装备。
即便按照装备来计算,在2058年底,共和国陆军的作战部队也不会低于250万,而当时在战场上执行作战任务的则只有大约180万。也就是说,共和国陆军还有至少70万的战略预备队。考虑到这些部队都没有足够的重装备,因此向前线运送的难度并不大,不会因为交通困难而被留在后方。
也就是说,当时导致数十万共和国陆军作战部队无法上战场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作战物资的生产速度跟不上部队消耗,使得增兵对提高军队总体作战能力的意义非常微弱,甚至会由此产生更大的伤亡,降低部队作战效率。
不管怎么说,共和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有所保留,也是在“支援”海军。
也就是说,共和国海军将夺取西太平洋的绝对制海权,即与美国海军决战的时间推迟数个月,除了主力舰的建造进度受到影响之外,还与海军作战物资的生产工作,以及其他参战部队的准备工作没有办法及时到位有很大关系。说白了,如果共和国海军有能力赶在美国海军的主力舰服役之前发起进攻,一举拿下马里亚纳群岛,迫使美国海军战略大撤退,从而在下一场战役中,以更多的兵力发起进攻,获得更加明显的优势,又有什么理由将进军行动推迟好几个月呢?
正是如此,在2058年12月底与2059年1月初,大陆战场上,共和国陆军北方集团已经打到基洛夫城外�
不得不承认,为了在主要战场上争取到2个月,杜奇威几乎牺牲了半个美国陆军。
当然,如果美国海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扭转太平洋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并且由此走向胜利,别说牺牲半个陆军,就算把整个陆军赔进去,也不会吃大亏。
同样的道理,裴承毅在陆地战场上精打细算,也是为了在太平洋战场上发力。
要知道,到2058年底,共和国陆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300万,而且全是正规军,如果算上正在接受训练的预备部队(按照共和国陆军的制度,所有没有完成为期2个月的基础训练与为期3个月的战斗训练的部队都属于预备部队,而不是正规军)、以及由各地方政府按照战争动员法规与法令组建的地方民兵部队,共和国的地面部队总量已经超过500万,而且还在以每个月大约40万的速度递增。
由此可见,共和国陆军并不缺乏兵力。
武器装备方面,300万正规军都有基本主战武器,即战斗旅与炮兵旅齐装,支援旅则只有地面保障单位齐装。预备部队中,则只有少数肩负训练任务的部队配备了主战装备,而正在接受训练的都没有配备主战装备。
即便按照装备来计算,在2058年底,共和国陆军的作战部队也不会低于250万,而当时在战场上执行作战任务的则只有大约180万。也就是说,共和国陆军还有至少70万的战略预备队。考虑到这些部队都没有足够的重装备,因此向前线运送的难度并不大,不会因为交通困难而被留在后方。
也就是说,当时导致数十万共和国陆军作战部队无法上战场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作战物资的生产速度跟不上部队消耗,使得增兵对提高军队总体作战能力的意义非常微弱,甚至会由此产生更大的伤亡,降低部队作战效率。
不管怎么说,共和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有所保留,也是在“支援”海军。
也就是说,共和国海军将夺取西太平洋的绝对制海权,即与美国海军决战的时间推迟数个月,除了主力舰的建造进度受到影响之外,还与海军作战物资的生产工作,以及其他参战部队的准备工作没有办法及时到位有很大关系。说白了,如果共和国海军有能力赶在美国海军的主力舰服役之前发起进攻,一举拿下马里亚纳群岛,迫使美国海军战略大撤退,从而在下一场战役中,以更多的兵力发起进攻,获得更加明显的优势,又有什么理由将进军行动推迟好几个月呢?
正是如此,在2058年12月底与2059年1月初,大陆战场上,共和国陆军北方集团已经打到基洛夫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