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化危为机
�只剩下了随身携带的轻武器与自卫武器。正是如此,在掩护美军的残余部队撤出战场后,这5万完全丧失了战斗力的俄军甚至没有做任何象征性的尝试,就向剩余官兵还不到2000人的第八战斗单位缴械投降了。

  设想一下,如果让30万俄军一窝蜂的拥到萨拉托夫城外,会有什么结果?

  不可否认,巨大的兵力密度,将导致非常巨大的伤亡,也许30万俄军都得完蛋,而不是让其中的15万以战俘的身份活到战争结束。问题是,面对如此多的敌人,第八战斗单位肯定会全面崩溃。考虑到美军有更加完备的防空能力与更多的战术机动装备,如果没有第八战斗单位的阻挡,美军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大得多,至少伤亡会少得多。更重要的是,极端情况之下,袁晨皓肯定会让第80战斗单位参加阵地防御战,甚至会让第九战斗单位从侧面发起突击。可以说,到这一步,就算能够全歼美俄军队,就算能够把共和国军队的战斗总伤亡减少一些,也会对整体局面产生巨大影响。

  从总体来看,袁晨皓的决策没有错。

  当然,也正是这一决策,让第二轮进攻战役成为了大陆战场上最短暂,也是最为平静的一场进攻战役。

  到6月4日,随着第九战斗单位占领了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位于沃罗涅日与萨拉托夫之间,北面200多千米就是坦波夫,为交通枢纽城镇),第二轮进攻战役宣告结束,战场也再度归于平静。到此,在这场仅仅持续了14天的战役中,参战的约30万共和国军队与20万盟国军队总共歼灭俄军78万、美军3万余,并且占领了内高加索地区。到月底,外高加索的阿布哈兹、南奥赛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均宣布脱离独联体,其中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2058年底之前与共和国缔结《和平友好互助条约》、并且向俄罗斯与西约集团宣战,格鲁吉亚在2059年1月底以共和国的盟国身份参战,阿布哈兹与南奥赛梯则在战争结束前宣布永久性中立。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大陆战场上的局面已经完全打开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占领高加索地区,并且让外高加索的几个国家参战,共和国已经将大陆战场与中东战场联系了起来。虽然以当时的情况,共和国还不可能利用黑海上的俄罗斯军港,也不可能向黑海派遣舰队,或者从黑海进军地中海,但是从战略上讲,随着共和国将战线推进到黑海,作为美国在中东战场上的主要依靠对象的土耳其,肯定要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考虑得更加长远一点。即便退一万步,土耳其不会因此宣布中立,甚至有可能在感受到威胁之后更加死心塌地的为美国卖命,共和国也能够利用高加索通道,将集中在大陆战场上的兵力转移到中东战场上,从而使美国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变得荡然无存,也让美国出兵俄罗斯变得毫无意义。

  大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