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转移重点
布相关战报的时候,没有提到第二舰队里面有火力舰,也没有提到火力舰使用了海军型战术弹道导弹。
不管怎么说,什么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是由美国单独说了算。
事实上,共和国海军打击达尔文港的行动已经非常克制了,轰炸与炮击范围完全控制在港口内,没有向市区延伸,而且打击时间选择在了凌晨2点到4点,这个时候大部分港口工人都已下班,而在夜间工作的多是军事人员,或者美军雇佣的准军事人员。正是如此,这次打击才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当然,打击达尔文港的目的是引诱第三舰队前来决战,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第二舰队肯定不会返航。
在接下来的10多天内,第二舰队又袭击了澳大利亚西部的黑德兰港、卡那封港、杰拉尔顿港、并且在4月20日袭击了珀斯。
虽然在此期间,美国海军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也出动了大批巡逻机与侦察机寻找第二舰队,美国天军甚至向澳大利亚空运了2枚小型运载火箭,将6颗小型海洋监视卫星送上太空,以此来搜寻第二舰队(这6颗卫星的在轨工作时间均没有超过4个小时,即在绕地飞行第二圈的时候就被共和国天军击落了),但是要在浩瀚的大洋上寻找一支舰队,而且还是一支能够以70节的速度航行好几个月的舰队,绝对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从理论上讲,即便使用海洋监视卫星,而且不受到攻击,美军至少需要发射220枚工作在近地轨道上的小型卫星才能对澳大利亚西面1500千米范围内的东印度洋海域进行持续监视。如果动用巡逻机,则需要动用大约300架巡逻机。
由此可见,美军找到第二舰队的机会非常渺茫。
可以说,这也正是在没有军事卫星系统支持的情况下,现代化海战的直接体现。换个角度看,这也是海战与地面战斗的最大区别之处。说直接一点,在地面战场上,受部队活动能力限制,进攻一方的优势并不明显,如果防御一方能够充分发挥机动防御的优势,就能挫败进攻。也就是说,在地面战场上,防御一方拥有优势。从前面的分析看得出来,在广袤的海洋战场上,优势仍然在进攻方的手里。事实上,这也正是现代海战战术的核心,即积极主动的进攻才是致胜法宝。
问题是,当进攻变得有迹可寻的时候,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显然,第二舰队的袭击行动确实有一定的规律。
按照美军公布的战报,第二舰队的袭击间隔时间为4天左右,因此可以大致推断在其后方大约2000千米处,肯定有一支规模不小的支援船队,专门为其提供弹药补给。更重要的是,第二舰队是从北到南袭击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名义上很重要,实际上黑德兰、卡那封与杰拉尔顿都是名副其实的渔港,军事价值�
不管怎么说,什么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是由美国单独说了算。
事实上,共和国海军打击达尔文港的行动已经非常克制了,轰炸与炮击范围完全控制在港口内,没有向市区延伸,而且打击时间选择在了凌晨2点到4点,这个时候大部分港口工人都已下班,而在夜间工作的多是军事人员,或者美军雇佣的准军事人员。正是如此,这次打击才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当然,打击达尔文港的目的是引诱第三舰队前来决战,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第二舰队肯定不会返航。
在接下来的10多天内,第二舰队又袭击了澳大利亚西部的黑德兰港、卡那封港、杰拉尔顿港、并且在4月20日袭击了珀斯。
虽然在此期间,美国海军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也出动了大批巡逻机与侦察机寻找第二舰队,美国天军甚至向澳大利亚空运了2枚小型运载火箭,将6颗小型海洋监视卫星送上太空,以此来搜寻第二舰队(这6颗卫星的在轨工作时间均没有超过4个小时,即在绕地飞行第二圈的时候就被共和国天军击落了),但是要在浩瀚的大洋上寻找一支舰队,而且还是一支能够以70节的速度航行好几个月的舰队,绝对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从理论上讲,即便使用海洋监视卫星,而且不受到攻击,美军至少需要发射220枚工作在近地轨道上的小型卫星才能对澳大利亚西面1500千米范围内的东印度洋海域进行持续监视。如果动用巡逻机,则需要动用大约300架巡逻机。
由此可见,美军找到第二舰队的机会非常渺茫。
可以说,这也正是在没有军事卫星系统支持的情况下,现代化海战的直接体现。换个角度看,这也是海战与地面战斗的最大区别之处。说直接一点,在地面战场上,受部队活动能力限制,进攻一方的优势并不明显,如果防御一方能够充分发挥机动防御的优势,就能挫败进攻。也就是说,在地面战场上,防御一方拥有优势。从前面的分析看得出来,在广袤的海洋战场上,优势仍然在进攻方的手里。事实上,这也正是现代海战战术的核心,即积极主动的进攻才是致胜法宝。
问题是,当进攻变得有迹可寻的时候,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显然,第二舰队的袭击行动确实有一定的规律。
按照美军公布的战报,第二舰队的袭击间隔时间为4天左右,因此可以大致推断在其后方大约2000千米处,肯定有一支规模不小的支援船队,专门为其提供弹药补给。更重要的是,第二舰队是从北到南袭击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名义上很重要,实际上黑德兰、卡那封与杰拉尔顿都是名副其实的渔港,军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