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最重要的战果
��但是舰队本身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应对突然打击时的应变能力肯定会大大降低。别的不说,在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的时候,为了确保舰队里的各艘战舰相互掩护,必须降低舰队的航行速度,并且将战舰的间隔距离缩短到30千米以内,最好能够控制在15千米到20千米之间。如此一来,不但美军舰队将变得更加密集,而且战舰的机动性肯定会受到限制。换个角度看,如果在这个时候来一场炮击,而且是在得到前线情报支援的炮击,恐怕美军舰队再厉害,也会全军覆没。

  只不过,在这场海战中,印度洋舰队里的那些电磁炮是派不上用场了。

  在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时候,美军舰队就开始转向,做出了撤离战场的决定。虽然此时美军舰队派出去的攻击机群错过了共和国舰队的第二波攻击机群,正在全速北上,但是在攻击共和国舰队之前,美军攻击机群遭遇了共和国舰队派出的第三波攻击机群。因为舰队受到威胁,所以第三波攻击机群的108架战斗机全部抛掉了对海弹药,转为拦截美军战斗机,而美军攻击机群的护航战斗机则没有跟上来,而是在对付已经完成了攻击任务的第二波攻击机群。

  可以说,当时战场上的情况极端混乱。

  虽然执行攻击任务的美军战斗机飞行员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能够突破共和国海军战斗机的拦截,并且到预定海域发射导弹的美军战斗机少得可怜。更重要的是,这些美军战斗机没有得到情报支援,也没有得到本舰队的支持,所以美军飞行员并不知道,他们瞄准的是共和国舰队后方大约100千米处,因此他们拼死发起的攻击实际上没有多少意义,甚至没有对共和国舰队构成多大威胁。

  一定要说意义的话,美军的反击抵消掉了共和国舰队的第三波攻击机群。

  要知道,第三波攻击机群携带的不是射程为500千米的反舰导弹,而是配备了火箭助推发动机与捷联惯性制导系统的制导炸弹,而且这种炸弹就是用来对付战舰,特别是那些航行速度超过70节,得到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保护的战舰。说得确切一点,这种配备给舰载战斗机的500千克级炸弹,实际上就是由战斗机投放的“炮弹”,除了速度快与采用闭循环制导系统之外,没有其他特点。

  毫无疑问,如果让第三波攻击机群到达,已经丧失防空能力的美军舰队肯定要倒大霉。

  问题是,在任何时候,海战的首要目的都是保护自己,而不是消灭敌人。

  正是如此,这场轰轰烈烈的,到目前为止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就在这么一次不期而遇的空战之后结束了。

  对双方来说,从这场海战中获得的不是战果,而是经验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