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关键点
�这也很好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几乎挖空了整座折钵山,将这座由火山灰与熔岩构成的山体变成了岛上最大的军事要塞,并且使美军付出了更大的伤亡代价(硫黄岛登陆战役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唯一一次美军伤亡超过日军伤亡的战役)。
问题是,共和国派军登上硫黄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核查。
说白了,在《伦敦条约》生效的情况下,就算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复燃,日本当局也不会笨到开发核武器。
共和国的目的只一个,那就是控制硫黄岛,将其变成西太平洋上的前进基地。
如果硫黄岛成为军事基地,将使共和国的本土外围防线向东挺进1500千米。更重要的是,硫黄岛距离关岛也就1000多千米,正好在战术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还能使关岛成为摆设。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以巨大代价攻占硫黄岛的唯一目的就是在这里部署为b-29护航的p-51战斗机。也就是说,硫黄岛的面积足以使其成为一座能够部署数百架战斗机的军事基地。
当然,为了避免过分刺激美国,共和国并没在硫黄岛上大兴土木。
事实上,以21世纪的技术实力、以及共和国对硫黄岛的军事要求来说,也没有必要在和平时期大兴土木。说直接一点,只要岛上有共和国军队,而且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军事基地,硫黄岛就是美军的心头大患。正是如此,战争爆发前,共和国军队只在岛上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以核查的名义平整土地,并且对折钵山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按照共和国军队的标准,只要投入足够多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及时向岛上运送预制件,就能在24小时之内建好一座前线机场,为战术航空兵提供支持。如果能够以海运的方式送来大型施工设备与施工原材料,加上一个营的工程部队,就能在1周之内将硫黄岛打造成具有海空支援能力的综合性军事基地。虽然到这个时候,硫黄岛的支援能力也非常有限,可以部署的战斗机不会超过100架,但是前进基地的主要价值不是承担打击力量的支撑点,而是延伸侦察力量的搜索距离,协助其他部队、比如西太平洋舰队作战。说得简单点,只需要向岛上部署几十架战术侦察机,就能让部署在关岛的美国舰队无法自由活动。
从整个战略局面来看,硫黄岛在西太平洋上的重要性与迪戈加西亚在印度洋上差不多。
别的不说,如果美军无法拿下硫黄岛,也就很难为西面的菲律宾、以及北面的日本提供切实支持。当然,美军不一定要攻占硫黄岛,只要使其丧失军事基地的能力,即无法为共和国军队服务就行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共和国对迪戈加西亚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出发,美国完全可以以守代攻,即重点加�
问题是,共和国派军登上硫黄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核查。
说白了,在《伦敦条约》生效的情况下,就算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复燃,日本当局也不会笨到开发核武器。
共和国的目的只一个,那就是控制硫黄岛,将其变成西太平洋上的前进基地。
如果硫黄岛成为军事基地,将使共和国的本土外围防线向东挺进1500千米。更重要的是,硫黄岛距离关岛也就1000多千米,正好在战术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还能使关岛成为摆设。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以巨大代价攻占硫黄岛的唯一目的就是在这里部署为b-29护航的p-51战斗机。也就是说,硫黄岛的面积足以使其成为一座能够部署数百架战斗机的军事基地。
当然,为了避免过分刺激美国,共和国并没在硫黄岛上大兴土木。
事实上,以21世纪的技术实力、以及共和国对硫黄岛的军事要求来说,也没有必要在和平时期大兴土木。说直接一点,只要岛上有共和国军队,而且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军事基地,硫黄岛就是美军的心头大患。正是如此,战争爆发前,共和国军队只在岛上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以核查的名义平整土地,并且对折钵山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按照共和国军队的标准,只要投入足够多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及时向岛上运送预制件,就能在24小时之内建好一座前线机场,为战术航空兵提供支持。如果能够以海运的方式送来大型施工设备与施工原材料,加上一个营的工程部队,就能在1周之内将硫黄岛打造成具有海空支援能力的综合性军事基地。虽然到这个时候,硫黄岛的支援能力也非常有限,可以部署的战斗机不会超过100架,但是前进基地的主要价值不是承担打击力量的支撑点,而是延伸侦察力量的搜索距离,协助其他部队、比如西太平洋舰队作战。说得简单点,只需要向岛上部署几十架战术侦察机,就能让部署在关岛的美国舰队无法自由活动。
从整个战略局面来看,硫黄岛在西太平洋上的重要性与迪戈加西亚在印度洋上差不多。
别的不说,如果美军无法拿下硫黄岛,也就很难为西面的菲律宾、以及北面的日本提供切实支持。当然,美军不一定要攻占硫黄岛,只要使其丧失军事基地的能力,即无法为共和国军队服务就行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共和国对迪戈加西亚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出发,美国完全可以以守代攻,即重点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