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初次交手
��须考虑实际情况,如果俄罗斯没有参战,共和国的战略轰炸机就不能进入俄罗斯领空,也就不能到北冰洋上空发射导弹。众所周知,战略轰炸机是标准的战略反击力量,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本土遭到攻击或者即将遭到攻击的情况下,按照预先制订好的战术,对敌国进行战略反击。如此一来,战略轰炸机的反击航线早就制订好了,战争期间,只需要一道命令就能让轰炸机群按照预先制订好的计划行动,而不是临时制订新的反击计划。受此影响,共和国天军的轰炸机群只能借道日本,到北太平洋上空发射导弹。
针对这一情况,从2050年开始,美国就在东北太平洋上大兴土木。
按照美国当局的说法,东北太平洋上的钻探平台都是商业与科研性质,与军事部署没有太大的关系(《伦敦条约》对海基拦截系统有明确要求,即只能部署在战舰、或者自然形成的岛屿上,而不能部署在人工平台上)。事实上,这些平台都是美国国家防御系统的一部分,战争时期,可以在24小时之内完成实战部署。到战争爆发前,美国部署在东北太平洋上的“拦截平台”已经超过200座,从加拿大西面的夏洛特皇后群岛一直延伸到墨西哥西面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分为前后两道防线,外围防线距离北美大陆500到1000千米,内层防线距离北美大陆150到300前面,防线内部的平台平均间隔距离不到50千米。从理论上计算,两道防线能够同时拦截大约3000枚巡航导弹,即便在某一个防御点上,相邻的4座平台也能在一次防御中拦截500枚巡航导弹。
虽然这一拦截能力达不到实战要求,因为只需要50架战略轰炸机,就能在一次攻击中投射至少600枚战略巡航导弹,因此至少有100枚巡航导弹能够突破外围防线,而部署在美国西海岸各大城市附近的战区防空系统的拦截能力都不到100枚。但是在实战中,美国还可以调动具备导弹防御能力的舰艇加强某一方向上的拦截能力,或者出动特制的飞艇,提高拦截系统的作战效率。
这里不得不提到美国海基拦截平台的工作方式。
众所周知,部署在地面或者海面上的防御系统在拦截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时,交战距离都非常有限,远远比不上空基与天基拦截系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美国的工程师想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即在平台上空数千千米、甚至数十千米处部署一面反射镜,从而将拦截距离提高数倍到数十倍。所谓的反射镜,实际上就是一艘充满氦气、横截面为六边形或者八边形、表面经过了特殊处理、配备了精确定位系统与姿态控制系统的高空气球。从平台上发射的高能激光首先照射在这些气球上,然后通过调整气球的姿态来控制反射方向,从而将高能激光投射到目标上。
也许有人会认为,对于那些飞行速度高达20马赫、飞行高度在60千米以上的战略巡航导弹来说,部署反射镜的意义并不大。事�
针对这一情况,从2050年开始,美国就在东北太平洋上大兴土木。
按照美国当局的说法,东北太平洋上的钻探平台都是商业与科研性质,与军事部署没有太大的关系(《伦敦条约》对海基拦截系统有明确要求,即只能部署在战舰、或者自然形成的岛屿上,而不能部署在人工平台上)。事实上,这些平台都是美国国家防御系统的一部分,战争时期,可以在24小时之内完成实战部署。到战争爆发前,美国部署在东北太平洋上的“拦截平台”已经超过200座,从加拿大西面的夏洛特皇后群岛一直延伸到墨西哥西面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分为前后两道防线,外围防线距离北美大陆500到1000千米,内层防线距离北美大陆150到300前面,防线内部的平台平均间隔距离不到50千米。从理论上计算,两道防线能够同时拦截大约3000枚巡航导弹,即便在某一个防御点上,相邻的4座平台也能在一次防御中拦截500枚巡航导弹。
虽然这一拦截能力达不到实战要求,因为只需要50架战略轰炸机,就能在一次攻击中投射至少600枚战略巡航导弹,因此至少有100枚巡航导弹能够突破外围防线,而部署在美国西海岸各大城市附近的战区防空系统的拦截能力都不到100枚。但是在实战中,美国还可以调动具备导弹防御能力的舰艇加强某一方向上的拦截能力,或者出动特制的飞艇,提高拦截系统的作战效率。
这里不得不提到美国海基拦截平台的工作方式。
众所周知,部署在地面或者海面上的防御系统在拦截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时,交战距离都非常有限,远远比不上空基与天基拦截系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美国的工程师想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即在平台上空数千千米、甚至数十千米处部署一面反射镜,从而将拦截距离提高数倍到数十倍。所谓的反射镜,实际上就是一艘充满氦气、横截面为六边形或者八边形、表面经过了特殊处理、配备了精确定位系统与姿态控制系统的高空气球。从平台上发射的高能激光首先照射在这些气球上,然后通过调整气球的姿态来控制反射方向,从而将高能激光投射到目标上。
也许有人会认为,对于那些飞行速度高达20马赫、飞行高度在60千米以上的战略巡航导弹来说,部署反射镜的意义并不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