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由海向陆
��足需求。即便大部分作战物资用登陆艇与气垫船送上岸,只有人员与主要作战装备以空运的方式投送,也需要投入上百架垂直起降运输机,而在确保有足够多的低空攻击机的情况下,两栖突击舰队最多只能携带不到30架垂直起降运输机,而且半数以上得部署在综合登陆舰上,从而使机群的作战效率大受影响。

  更重要的是,勘察加半岛南北长1200千米、东西最宽处近500千米,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有两条纵向山脉与120多座活火山,区域面积相当于5个法国。也就是说,兵力投送的难度超过了火力投送,如何确保登陆部队能够及时获得作战物资,要比将作战部队送上岸困难得多。因为距离最近的军事基地远在1600千米之外,即便在战术运输机的投送范围之内,考虑到投送效率,也得在投送部队之前建立前进基地,而且是一座能够为登陆部队提供足够支持的前沿基地。

  这就是“长兴岛”存在的价值。

  为了确保登陆作战能够顺利完成,加上俄军的威胁确实不大,所以“长兴岛”按照标准的支援模式进行组装,既24艘快速运输船全部投入使用,其中18艘组成平台,6艘用来提高平台的作业效率。事实上,这一安排在战争爆发前就已决定,不然共和国海军也不会向陆奥湾集结大量运输船只,而这些船只除了运送作战部队所需的弹药之外,还运送了不少的工程物资。按照海军的作战部署,登陆勘察加半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借助勘察加半岛,迫使美国在北太平洋上保持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从而分散美国海军,为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正是如此,登陆前的火力准备从天亮持续到中午。

  战场时间12点30分,第一批登陆部队才搭乘垂直起降运输机从“长兴岛”海上基地出发。

  不得不承认,组建海上基地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情,特别是在北太平洋上。

  要知道,北太平洋是世界上风浪最大的海域之一,或者说是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海域之一,其年均浪高与风速与北大西洋相当。正是如此,100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阿留申群岛登陆之后,美军才没有过分担心,因为美军相信,日军不可能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登陆阿拉斯加。

  也正是如此,当“长兴岛”投入实战的时候,美国当局也吓了一跳。

  在战舰多难正常航行的海域组建海上基地,绝对不是件闹着玩的事情。要知道,在绝大部分时候,海上基地的头号敌人的恶劣天气,而不是反舰导弹与重型鱼雷。事实上,共和国海军没有投入第四代海上基地,而是动用了规模小得多的第三代海上基地,就与北太平洋上极端恶劣的天气有关。

  不管登陆行动是否具有突然性,“长兴岛